时间: 2025-05-05 04:4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41:25
纳凉过林氏居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出郭已虚旷,入门转萧森。
筠栖无六月,聊以解我襟。
红日不到地,白云时满林。
坐久石恨冷,酒醒荷气深。
飘飘黄冠客,临流鼓瑶琴。
一鼓洗我耳,再鼓空我心。
山高水复迥,彷佛蓬莱音。
兴尽拂衣去,城笳吹夕阴。
我走出城郭,眼前一片空旷,
走进门口,周围却显得幽静苍森。
竹子栖息的地方没有六月的炎热,
聊以此景来解我心中的烦闷。
红日照不到地面,白云时常笼罩树林。
坐久了石头感到寒冷,酒醒后荷花的香气更显浓郁。
飘然如仙的黄冠客,临水而坐鼓起瑶琴。
一曲使我耳朵清爽,再一曲让我心境空灵。
山高水远,似乎听到蓬莱仙境的音响。
兴致已尽,轻轻拂衣而去,城外的笛声在傍晚中回荡。
作者介绍:林景熙,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往往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夏日的傍晚,诗人游访林氏居,借此清幽的环境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纳凉过林氏居》是一首描绘夏日清凉、寄情于自然的诗作。诗人在炎热的夏日走出城市,进入林氏居,感受到幽静的环境和自然的清新。诗的开头通过“出郭已虚旷,入门转萧森”,展现出诗人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向往,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阳光和白云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感觉。
“坐久石恨冷,酒醒荷气深”一句,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表现出对环境的细腻感知。石头的冷与荷花的香气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依恋。黄冠客的出现,象征着理想生活的追求,音乐的美妙使得诗人心灵得到洗涤,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最后两句,诗人告别林氏居,笛声悠扬,意在表达对这段清凉时光的眷恋与不舍。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理想生活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黄冠客”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追求理想的文人
C. 商人
D. 农夫
诗中提到的“荷气”主要表现了什么?
A. 酒香
B. 荷花的芬芳
C. 竹子的清香
D. 城市的气味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欢快
C. 宁静
D. 愤怒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纳凉过林氏居》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