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半云庵》

时间: 2025-05-21 21:01:46

诗句

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

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我身正似云,於此适相值。

买邻不用钱,平分有余地。

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

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

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

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1:01:46

原文展示:

半云庵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
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云,於此适相值。
买邻不用钱,平分有余地。
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
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
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
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白话文翻译:

天地间如同草庐,建立庐舍又有什么用呢?
这一间庐舍也不过是寄托而已,更何况是寄托的寄托。
我自身就如同云彩,在此恰好相遇。
邻居的土地无需金钱购买,大家平分着剩余的空间。
难道不应该去爱那专属的山谷,独自一处的圣地让我惧怕?
我一生志向广阔,关爱众生原是我的本性。
我行走如云不随,云行我也能停留。
出处和归处在何处,难道不是因为时光的关系?
造物并非尽善尽美,苍生又有谁来叹息?
石床上坐着忘却言语,彼此分担着一半的惭愧。


注释:

  • 蘧庐:指草屋,象征简朴的居所。
  • :寄托、依附。
  • 专壑:专属的沟壑,指特定的地方。
  • 泽物:关爱万物,造福众生。
  • 坐忘言:意指忘却言语,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景熙,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他的作品多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生活的态度,体现了道教的思想,推崇自然、随性而活的理想。

诗歌鉴赏:

《半云庵》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开篇便设下了一个简单而深邃的意境,质疑人们建立庐舍的意义,似乎在说生活的真谛并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在于心灵的寄托。

诗中的“我身正似云,於此适相值”,将自我与自然相互交融,显示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洒脱。作者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共生,不必拘泥于世俗的繁杂。接着,诗中提到的“买邻不用钱,平分有余地”,则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轻松态度,强调共享与互助的精神。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尤其在“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的句子中,流露出对人世间局限性的感叹。诗的最后一句“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则通过意象的凝练,表现出一种心灵的归宿与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天地等蘧庐:天地间如同草庐,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感觉。
    • 结庐复何事:建立庐舍又有什么意义,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质疑。
    • 我身正似云:我如同云彩,体现出一种飘逸的状态。
    • 岂不爱专壑:难道不应该珍惜特定的地方吗,揭示作者的内心挣扎。
    • 造物无全功:对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反映出一种对生命局限的认知。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身比作云,传达出无拘无束的情感。
    • 对仗:如“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形成音韵的美感。
    • 象征:庐舍象征简单生活,云象征自由。
  3. 主题思想

    •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对世俗的超然与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代表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 庐舍:象征简单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
  • 石床: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反思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2. 诗中提到的“我身正似云”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物质的追求
    • B) 对自由的向往
    • C) 对他人的依赖
  3. “造物无全功”这句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

    • A) 对自然的绝对信任
    • B) 对生命局限的思考
    • C) 对社会的批评

答案

  1. B) 宋代
  2. B) 对自由的向往
  3. B) 对生命局限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鹿柴》 - 王维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比较林景熙的《半云庵》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林景熙更多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陶渊明则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归宿与社会的疏离。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林景熙研究》
  2.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3. 《隐士文化与宋代诗歌》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李云欲和,先用前韵 贺新郎 七夕感怀再用前韵 贺新郎 其十七 和方虎灯下菊应 贺新郎 汴京中秋月下感怀兼忆三弟纬云表弟南耕暨一二金陵省试亲友 贺新郎 其一 怀陈其年 贺新郎 陈架阁家盆藕间岁复开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二十六 贺新郎·月夜集友人寓斋 贺新郎 被酒用《衍波词》韵 贺新郎 次前韵述龙送龙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足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包含崖的成语 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眉来眼去 被发洋狂 后进领袖 桑干 漏泄天机 砥节奉公 苍翠欲滴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蛇龙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