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15
三峡倚岧峣,同迁地最遥。
物华虽可爱,乡思独无聊。
江水流青嶂,猿声在碧霄。
野篁抽夏笋,丛橘长春条。
未腊梅先发,经霜叶不凋。
江云愁蔽日,山雾晦连朝。
斫谷争收漆,梯林斗摘椒。
巴賨船贾集,蛮市酒旗招。
时节同荆俗,民风载楚谣。
俚歌成调笑,摖鬼聚喧嚣。
得罪宜投裔,包羞分折腰。
光阴催晏岁,牢落惨惊飙。
白发新年出,朱颜异域销。
县楼朝见虎,官舍夜闻鸮。
寄信无秋雁,思归望斗杓。
须知千里梦,长绕洛川桥。
三峡的高山依偎在一起,彼此之间的距离是最遥远的。虽然这里的自然景色令人喜爱,但我独自的乡愁却让我无聊。江水在青翠的山峦间流淌,猿声在蓝天上回荡。野生的竹子抽出夏季的新笋,橘树长出了春季的新枝。梅花在腊月前就已绽放,经过霜打的叶子依然保持着翠绿。江边的云朵愁苦地遮蔽了阳光,山雾连日子都变得昏暗。砍伐山谷争相收获漆树,沿着梯田采摘辣椒。巴人的船只在此交易,蛮地的酒旗招展。时节与荆州的风俗相同,民风中流传着楚地的歌谣。民间的歌谣变成了调笑,鬼神聚集,喧闹不已。得罪人应当投靠外地,包羞之事只得低头忍受。岁月催促着缓缓流逝,牢落中的人惊恐不已。白发在新年里显露,容颜在异乡渐渐消逝。县楼朝夕见到老虎,官舍夜晚听到猫头鹰的叫声。寄信时没有秋雁飞来,思乡时望着斗杓星。须知千里之梦,常常萦绕在洛川桥边。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以散文和诗词见长,倡导“文以载道”的思想,强调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他的诗风洒脱,情感真挚,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欧阳修初至夷陵时,正值旅途之中,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流露出乡愁和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三峡地区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初到夷陵时的感受。诗的开头就以“岧峣”形容三峡的高耸,构建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接着,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中掺杂着浓厚的乡愁,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无奈。诗中描写的猿声、梅花、江水等意象,交织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在写景中,诗人巧妙地融入了对人世间的感慨,诸如“得罪宜投裔”和“包羞分折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反思。时节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让人愈发感到孤独,诗中“白发新年出,朱颜异域销”的自我感慨,使得全诗在壮丽的自然景色之下,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感情。
最后,诗人以“须知千里梦,长绕洛川桥”结束,表达了对故乡和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距离遥远,这份思念和追求依然萦绕在心头,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深刻思念,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流露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乡的情感,揭示了人生的哲理。
欧阳修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未腊梅先发”是什么意思?
A. 梅花在腊月前就开放
B. 梅花在冬天凋谢
C. 梅花在春天盛开
D. 梅花在夏天发芽
诗中“江云愁蔽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D.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