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0:57
高步登天池,灵源湛然吐。
俯窥不可见,渊默神龙护。
静夜天籁寒,宿客疑风雨。
我高高地步入天池,灵动的泉源清澈地吐出水来。
俯视四周却看不见,深渊静默中有神龙守护。
静谧的夜晚,天籁之音寒冷,宿客误以为是风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天池是一个常见的文化意象,代表着高远和神秘,常与仙境、神灵相联系。神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与保护,也与水有密切的联系,常被视为水的守护者。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文兼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多以游历、抒怀为主题,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览嵩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思考。嵩山的高峻与神秘,给他带来了强烈的感受,促使他以诗歌的方式记录下这些印象。
《天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嵩山的神秘与静谧。诗的开头“高步登天池”,便拉开了严肃而又美丽的诗篇,映射出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敬畏。接着“灵源湛然吐”,清澈的水源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象征着生命的力量。紧接着“俯窥不可见”,让人感受到深渊的神秘与无边,增添了诗的深度。
“静夜天籁寒”一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孤寂和清幽。最后,“宿客疑风雨”提到宿客的感受,使得整首诗有了人文关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整首诗节奏舒缓,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与智慧的思考,传达了寻求真理与精神升华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
A. 天池
B. 山川
C. 田野
D. 城市
“灵源湛然吐”中的“灵源”指的是:
A. 强大的力量
B. 清澈的水源
C. 生命的起源
D. 神秘的力量
诗中提到的“宿客疑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迷茫
B. 孤独
C. 惊恐
D. 愉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