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29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
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
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
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
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
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
弄棹白蘋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
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
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
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
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
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
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
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
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
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29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 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
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
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
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
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
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
弄棹白蘋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
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
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
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
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
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
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
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
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
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东林问我这个逋客,你在何处栖息幽静的地方?
我满腹经纶有万卷书,隐居三十年,心中安静。
我志向远大,已经良久,然而鬓发却已变得苍白。
我寄情于调啸,心境疏旷,身形如同被抛弃。
我的家族在关西,别业在嵩阳的田园。
我可以独自云游,山间生活也幸得周旋。
我垂竿不求鱼获,卖药不图金钱。
我手持藜杖懒倚墙壁,常常醉卧在松花之中。
我刚辞去青溪的隐居,前来拜访赤县的仙人。
南亩的土地我甘愿贱卖,中朝只爱贤良之士。
世事空虚法则,远结与天台的缘分。
自此离开魏阙,沧洲我知所归。
主人琼枝秀美,特别宠爱瑶华的篇章。
落日扫去尘榻,春风吹动我的客船。
这次旅行我十分自在,世间的事物谁能牵扯我?
我在白蘋中荡桨,帆挂飞鸟边。
落潮时见孤岛,清澈的涟漪无边无际。
雁过湖上月,猿声在峰际回响。
群峰向海峤延展,千里黛色相连。
我遥望赤城,曈曈的初日圆润。
以前听说智公隐居于此,这里常常安禅。
千年犹如梦境,一盏灯火今仍传承。
云龛封闭着遗影,石窟中无人烟。
古寺掩映在乔木间,春崖泉声细细鸣叫。
流尘虽已寂寞,缅怀却增添了婵娟。
山鸟怨恨庭树,门人思念莲步。
我依然怀念漫长的道路,怅望着清川。
渔人来梦中相见,沙鸥在眼前飞翔。
独自游历岂易满足,群动中多有相缠。
我羡慕你在五湖的夜晚,悠闲地敲击船舷。
刘长卿(约708年-785年),字景纯,号阮溪,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仕途坎坷,早逝。其诗以清新脱俗、意境悠远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该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诗人隐居生活的阶段。诗中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淡泊态度。诗人以送友的形式,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刘长卿的《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一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全诗分为几个部分,首先通过对东林的问候,引出主题,展现了逋客的内心世界。接着,诗人用“满腹万馀卷”描绘自己丰富的学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对隐居生活中充实自我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落日”、“春风”、“孤屿”等,描绘出一种自然和谐、心灵安宁的境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特别是“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一句,表达了对友人自由生活的羡慕,传达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哲理,在抒情中彰显意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淡泊态度,展现了超然物外的心境。
这些意象通过诗人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清淡生活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中“满腹万馀卷”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财富
B. 诗人的学识
C. 诗人的朋友
“调啸寄疏旷”中的“调啸”是指什么?
A. 吟唱
B. 钓鱼
C. 读书
诗中提到的“赤县”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中国
C. 一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