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时间: 2025-05-04 00:56:41

诗句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41

原文展示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白话文翻译

将要前往南巴,途经余干与李十二告别。
江边的花儿催促着问候的使者,鄱阳的黄莺传递着越乡的春意。
又有谁怜惜这离别时的悲欢不同,万里青山送走逐渐远去的臣子。

注释

  • 将赴南巴:将要去南巴,南巴为地名。
  • 至馀干:到达余干,余干为地名。
  • 礼人:指问候、送别的人。
  • 鄱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莺报:黄莺传递消息。
  • 越乡:指越地,可能是指越南或当时的越族地区。
  • 悲欢异:悲伤与欢乐不同。
  • 逐臣:被驱逐或离开的臣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9年-约786年),唐代诗人,字梦得,号白云山人,晚号云溪居士,出生于今陕西省。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赴南巴途中写给好友李十二的别情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即将踏上远行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离别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抒情,展现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他通过“江上花催问礼人”和“鄱阳莺报越乡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另一方面,诗人在“谁怜此别悲欢异”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似乎在诉说人们在离别时,内心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万里青山送逐臣”则将离别的景象与自己的身世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壮阔与孤独的情感。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也有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花催问礼人:描绘了江边花朵的盛开,仿佛在催促送别的人,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2. 鄱阳莺报越乡春:黄莺在枝头鸣叫,传递着越乡的春天,显示了自然界的生机。
  3. 谁怜此别悲欢异:感叹离别时的悲欢交织,表达了对这种情感的不满与无奈。
  4. 万里青山送逐臣:以青山为背景,渲染离别的壮阔,表现出作者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和莺作为离别的象征,增强诗的意境。
  • 拟人:花催促、莺报春,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全诗两两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惆怅。它反映了唐代士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怀念,又有对前路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延续。
  • :代表音信与希望。
  • 青山:象征远道与离别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鄱阳”指的是哪个地名?
    A. 江西省
    B. 湖北省
    C. 浙江省

  2. “谁怜此别悲欢异”中的“悲欢异”是什么意思?
    A. 悲伤与欢乐不同
    B. 伤心而快乐
    C. 悲伤与愤怒

  3. 诗人将自己比作什么?
    A. 花
    B. 鸟
    C. 逐臣

答案

  1. A. 江西省
  2. A. 悲伤与欢乐不同
  3. C. 逐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之作,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情感更为内敛。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依依惜别,情感更加奔放,展现出诗人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汉语词典

相关查询

挽族父承务郎衡之三首 夏五再游慈云 沁园春·潇洒书斋 九月一日戴时可酒边 游雪窦杖锡七首·锦镜池 挽范节干二首 沁园春(次韵刘改之) 挽陈菊坡枢密二首 西渡堰呈孙古岩朝奉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馈祀 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锦昼游 包含赧的词语有哪些 悬乳 歹字旁的字 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旧契 无伤无臭 敛发谨饬 车匪 鹿字旁的字 辰宿 秉钧当轴 黹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口角流涎 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