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08
原文展示:
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
作者: 陆游 〔宋代〕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
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
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
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
点销魂雨收云散。
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
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
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白话文翻译:
在摩诃池边游玩的途中,春天的景色色彩斑斓。
美好的春光如同醉人的海棠花,桃花也开始绽放。
初春的菜肴已经闲淡,烟火也接近了禁令,城市中乐声悠扬。
看那华丽的马车争相驶向新亭馆,个个想要先占位置。
不禁感到惆怅,时光悄然流逝。
细雨轻轻洒落,云雾渐渐散去。
镜子掩映着月光,钗子和凤头簪子被拆下,秦筝斜斜地放着。
我身处天涯,四周是孤独的山岭和高耸的楼观。
叹息春天的到来,只有杨花和我心中的怨恨,随东风飘荡。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深受时代影响。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人生的深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陆游的《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变化。诗中描绘的场景生动而富有层次感,从摩诃池的游玩开始,到春光的妍丽,再到人们争相游玩的热闹,整个春日的气息扑面而来。诗中不仅有清新的自然景色,还有人们在春日游玩的欢愉,形成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然而,诗中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春天短暂的惋惜。陆游以“惆怅年华暗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岁月如歌,春天的美好终会过去。诗的最后部分,诗人孤独地站在天涯,面对自然的壮丽,却只能感慨“杨花和恨”,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失落与无奈。
整首诗在明快的春日气氛中夹杂着深沉的情感,使得整个作品既生动又富有哲理,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大诗人的深厚造诣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日的游玩展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韶光妍媚”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暴风雨
B. 美好的春光
C. 严寒冬雪
“惆怅年华暗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惆怅与无奈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金鞍”和“香车”所象征的是什么?
A. 贫穷
B. 富贵与繁华
C. 战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水龙吟》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但陆游更多地突出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惆怅,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现人生的无常,虽同为春日题材,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