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9: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07:55
原文展示:
闻钟理短发,徐步启荆扉。不知夜雨过,园林顿芳菲。江山静妙颜,云日浮清辉。残梅落欲尽,幽池水痕肥。始见新岁来,景物忽如兹。徒为逝川叹,未遂沧洲期。及时乐取乐,莫遣青春归。
白话文翻译:
听到钟声,我整理了一下短发,慢慢地打开用荆条编成的门。不知道昨夜的雨已经过去,园林中的花草顿时变得芬芳。江山展现出宁静美丽的面貌,云和日光都散发着清新的光辉。残留的梅花快要落尽,幽静的池塘水位上涨,痕迹明显。这才看到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周围的景物突然变得如此。只是空自叹息时间的流逝,未能实现远大的志向。应该及时行乐,不要让青春白白流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因其故居叫“正学”,世称“正学先生”。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该诗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及时行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方孝孺在某个春天的早晨,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从而引发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新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对及时行乐的劝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时间的流逝。诗中“闻钟理短发,徐步启荆扉”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和作者的动作,而“不知夜雨过,园林顿芳菲”则突出了春天的突然变化。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江山静妙颜,云日浮清辉”和“残梅落欲尽,幽池水痕肥”,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新年的到来。最后,作者通过对“逝川”和“沧洲期”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及时行乐的劝诫,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及时行乐的思考。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对及时行乐的劝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闻钟理短发”中的“闻钟”指的是什么? A. 听到钟声 B. 看到钟表 C. 敲钟 D. 买钟
诗中“不知夜雨过,园林顿芳菲”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夜雨的喜爱 B. 作者对园林的疏忽 C. 春天的突然变化 D. 夜雨的破坏
诗中“徒为逝川叹,未遂沧洲期”中的“逝川”比喻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河流的流动 C. 船只的航行 D. 山川的变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