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郑好义见贻韵(二首)》

时间: 2025-07-12 15:15:39

诗句

山中一尊酒,慰此离别肠。

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

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5:15:39

原文展示:

次郑好义见贻韵(二首) 方孝孺 〔明代〕

山中一尊酒,慰此离别肠。 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 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举起一杯酒,以此慰藉离别的愁肠。 清冷的夜晚漫步在广阔的庭院,明亮的星星闪烁着寒光。 一直以来怀揣着非凡的志气,放眼望去,四周皆空。 在盛年时徘徊不前,滞留在遥远的南方荒野。 你看那帝王的闲适,不必真的骑着黄马。

注释:

  • 尊:古代酒器,这里指酒杯。
  • 离别肠:指因离别而感到的愁苦。
  • 清夜:清冷的夜晚。
  • 广庭:广阔的庭院。
  • 大星:指明亮的星星。
  • 寒芒:指星星发出的冷光。
  • 负奇气:怀揣着非凡的志气。
  • 空四方:形容视野开阔,四周空旷。
  • 栖迟:徘徊不前。
  • 盛年:指人的壮年。
  • 留滞:滞留,停留。
  • 天南荒:指遥远的南方荒野。
  • 升帝闲:指帝王的闲适生活。
  • 不必真乘黄:不必真的骑着黄马,意指不必追求表面的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因其故居叫“正学”,世称正学先生。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期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方孝孺在山中独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中独酌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山中一尊酒,慰此离别肠”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以酒慰藉离别的愁苦。接下来的“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星星的寒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展现了诗人一直以来怀揣的非凡志气,但同时也感到四周空旷,无所依托。“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盛年时的徘徊不前和滞留在遥远南方的无奈。

最后两句“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超脱和豁达,认为不必追求表面的华丽,而应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闲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中一尊酒,慰此离别肠。

    • 诗人以山中独酌的场景开篇,用“一尊酒”来慰藉因离别而感到的愁苦。
  2. 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

    • 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星星的寒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3.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

    • 展现了诗人一直以来怀揣的非凡志气,但同时也感到四周空旷,无所依托。
  4. 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

    • 表达了诗人在盛年时的徘徊不前和滞留在遥远南方的无奈。
  5.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

    • 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超脱和豁达,认为不必追求表面的华丽,而应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闲适。

修辞手法:

  • 比喻:“大星吐寒芒”中的“寒芒”比喻星星发出的冷光,象征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 拟人:“大星吐寒芒”中的“吐”字赋予星星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
  • 对仗:“山中一尊酒,慰此离别肠”中的“山中”与“慰此”、“一尊酒”与“离别肠”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中:象征孤独和宁静。
  • 一尊酒:象征慰藉和短暂的快乐。
  • 清夜:象征宁静和孤寂。
  • 大星:象征希望和孤寂。
  • 寒芒:象征冷清和孤寂。
  • 四方:象征广阔和空旷。
  • 天南荒:象征遥远和无奈。
  • 升帝闲:象征超脱和豁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中一尊酒”中的“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酒壶 C. 酒坛 D. 酒瓶

  2. “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中的“寒芒”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光明 C. 冷清 D. 希望

  3.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孤独 C. 迷茫 D. 满足

  4.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华丽 B. 追求宁静 C. 追求权力 D. 追求名利

答案:

  1. A
  2. C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宁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方孝孺《次郑好义见贻韵(二首)》: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方孝孺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方孝孺诗集》:收录了方孝孺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河渎神 河渎神 河渎神 题二妃庙壁 河渎神 临津古城隍庙下作 河渎神 题秦邮露筋祠 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青门引·甲申,一九四四年 青门引 碧香图题词为叶仲鸾赋即用元韵 青门引 题古阳关 青门引 焚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釆字旁的字 送死养生 白字旁的字 雅属 囊风 虎头鼠尾 反风灭火 备位充数 黄字旁的字 毫不犹豫 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共乳 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故剑之求 皮字旁的字 狐朋狗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