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00
原文展示:
题南屏对雪图 方孝孺 〔明代〕
昔年岁莫京国还,舣舟夜宿南屏山。 山风吹云天欲压,夜半大雪埋江关。 清晨倚楼望吴越,六合玉花飘未绝。 恍疑江水驾山来,万顷银涛涌城阙。 山僧好事喜客留,置酒开筵楼上头。 玉堂仙人宋夫子,红颜白发青貂裘。 坐谈今古如指掌,共看云收月华上。 寒辉素彩相荡摩,碧海琼台迭萧爽。 酒酣击节心目开,慷慨吊古思英才。 荒祠古柏岳王墓,废湖残柳苏公堤。 一时嘉会难再得,仙人上天尘世窄。 王子何年绘此图,正貌南屏旧游迹。 吾知王也奇崛人,新诗妙墨俱绝伦。 偶然挥洒岂无意,神授仿佛存天真。 世间今古同飞电,回首人豪都不见。 空有萝山石室书,夜夜虹光射霄汉。
白话文翻译:
多年前的一个年末,我从京城返回,夜晚停船在南屏山下过夜。山风卷起云层,天空似乎要压下来,半夜时分大雪覆盖了江河和关隘。清晨我靠在楼上远望吴越之地,雪花依然飘洒不停。我仿佛觉得江水带着山峦奔涌而来,万顷的银色波涛涌向城墙。山中的僧人热情好客,喜欢留住客人,他们在楼上设宴款待。玉堂中的仙人宋夫子,面容红润,白发苍苍,身着青色貂裘。我们坐着谈论古今,就像指掌之间的事情一样清晰,一起看着云彩散去,月光升起。寒冷的光辉和素净的色彩相互交融,碧海和琼台交替显得清冷而爽朗。酒意正浓时,我心情激动,心中开阔,慷慨地怀念古代的英雄人物。荒废的祠堂和古老的柏树围绕着岳王的墓地,废弃的湖泊和残破的柳树点缀着苏公的堤岸。这样的美好聚会难以再次遇到,仙人已经升天,尘世显得狭小。王子是哪一年绘制了这幅图画,正好描绘了南屏山的旧日游踪。我知道王子是一个非凡的人物,他的新诗和妙墨都是无与伦比的。他偶然间的挥洒难道没有深意吗,仿佛是神灵的传授,保留着天真的气息。世间古今如同飞逝的电光,回首望去,那些豪杰都不见了。只剩下萝山石室中的书籍,夜夜发出虹光直射天际。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号“正学”,浙江宁海人。他是明朝初年的重要文人,以忠贞不屈著称,因反对朱棣篡位而被杀,后世尊为“忠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方孝孺在回忆自己多年前在南屏山的一次雪夜经历时所作,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雪夜南屏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往事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山风吹云天欲压”、“万顷银涛涌城阙”等,生动地描绘了雪夜的壮丽景象。同时,通过对宋夫子和岳王墓、苏公堤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雪夜南屏山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堂仙人”指的是谁? A. 方孝孺 B. 宋濂 C. 王蒙 D. 岳飞
“恍疑江水驾山来”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提到的“岳王墓”和“苏公堤”分别与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 A. 岳飞和苏轼 B. 岳飞和苏洵 C. 岳云和苏轼 D. 岳云和苏洵
“空有萝山石室书,夜夜虹光射霄汉”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诗人对知识的渴望 B. 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C. 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D. 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