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0:15
柴门方出雨霏霏,
未到湖边促驾归。
深炷炉香掩屏卧,
谁知不为湿春衣?
荒山前头野水边,
东行西行不自怜。
天公岂亦哀老子,
风雨留教终日眠。
刚出门就遇上细雨,
还没到湖边就催促马车返回。
香炉里浓烟缭绕,我在屏风后卧着,
谁知道我并不是因为春天的衣服湿了?
荒山前面野水边,
东走西走却不为自己怜惜。
天公难道也在为我感到悲伤吗?
风雨让我的一天都在沉睡中度过。
这首诗中提到的“天公”常用来指代老天爷的意志,古人常常把自然现象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诗人通过对天气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遭遇不如意时的无奈与自我调侃。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国家,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尤其擅长诗歌和散文。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风雨飘摇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失望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寄托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力感。
这首诗以“出游遇雨而返”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出行即遭细雨的情形,表现了他向往自然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卧于香炉前,虽然表面安静,但内心却因未能出游而感到失落,暗示着对春天的盼望与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透出一丝自嘲,似乎在说即使遭遇风雨,亦难逃人生的沉重。整首诗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的不屈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情感冲突,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命运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出游遇到什么天气?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答案:B
诗人卧于何处?
A. 窗前
B. 香炉旁
C. 湖边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天公”指的是?
A. 天神
B. 自然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出游遇雨而返》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陆游更多的是表现个人的无奈与孤独,而杜甫则是通过国家动荡映射个人的悲哀,两者在题材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