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7:09
贺监湖边,初系放翁归棹。
小园林时时醉倒。
春眠惊起,听啼莺催晓。
叹功名误人堪笑。
朱桥翠径,不许京尘飞到。
挂朝衣东归欠早。
连宵风雨,卷残红如扫。
恨樽前送春人老。
在贺监湖边,刚把我的小船系好。
小园中常常醉倒在花影里。
春天的午睡被鸟鸣惊醒,听到黄莺在催促天亮。
叹息功名真是误人,值得一笑。
朱红的桥和翠绿的小路,不允许京城的尘埃飞到这里。
挂上朝服东归,实在是太晚了。
连夜的风雨,把残余的花瓣像扫帚一样卷走。
恨不得在酒杯前送走春天,自己却渐渐衰老。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抒情、咏史和怀古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不满与对故国的思念。
《谢池春》创作于陆游晚年,诗中流露出他对功名的反思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此时,陆游身处动荡的南宋,内忧外患,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有着深刻的理解。
《谢池春》展现了陆游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贺监湖边的宁静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诗中“小园林时时醉倒”生动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沉醉。随着“春眠惊起,听啼莺催晓”的描写,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然而,转折之处,“叹功名误人堪笑”,则揭示了诗人对追逐功名的无奈与反思,功名利禄最终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后半部分的意象更是令人感慨,诗人对朱桥翠径的描绘,象征着他对世俗的排斥,而“连宵风雨,卷残红如扫”则隐喻着岁月的无情,花瓣的凋零正如人生的老去。最后一句“恨樽前送春人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贺监湖边,初系放翁归棹。
描写诗人刚刚将小船停靠在贺监湖边,体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小园林时时醉倒。
诗人常常在小园中陶醉于春色,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春眠惊起,听啼莺催晓。
春天的午睡被黄莺的啼叫所惊醒,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叹功名误人堪笑。
对于追求功名的无奈与讽刺,暗示世俗的名利只会误导人。
朱桥翠径,不许京尘飞到。
朱红的桥和翠绿的小路象征着清净与美好,强调了对世俗干扰的排斥。
挂朝衣东归欠早。
意指诗人未能早早归朝,反映出对官场的无奈与疲惫。
连宵风雨,卷残红如扫。
描述风雨如晦,花瓣被卷走,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恨樽前送春人老。
表达了对春天逝去和自己衰老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功名的反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排斥,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谢池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京尘”指的是什么?
A. 京城的繁华
B. 京城的尘土和烦恼
C. 京城的风景
D. 京城的春天
“连宵风雨,卷残红如扫”中“卷残红”是比喻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诗人的情感
C. 时光的流逝
D. 自然的景色
陆游的《谢池春》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但陆游更侧重于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功名的反思,而杜甫则在月夜中流露出对兄弟的思念与生活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