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3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36:42
宝积寺僧舍古梅一树皆荣而顶独枯即席为赋
作者:林景熙
铁虬偃蹇八尺强,云屋深深吹玉香。
开遍枝南与枝北,顶顽不受春风德。
悄如枯禅坐瞿昙,霓旌羽葆来毵毵。
世情冷暖异荣朽,道眼看来两何有。
炎州岭上识袒衣,参横月落皆玄机。
老僧与客一笑顷,醉籍莓苔弄疏影。
醒来忽忆孤山前,系舟老树飞雪天。
翠羽无声江色冻,夜兰秉烛浑疑梦。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梅树,它的枝干强壮而低垂,仿佛是八尺高的龙,深深的云屋中飘来阵阵香气。树枝南北皆开花,唯独树顶顽固不受春风的恩泽。它静静地像是禅坐的枯禅,迎接着来自天上的华丽旌旗。
世间的冷暖、荣枯各异,而从道理的角度来看,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在炎热的山岭上,我识得袒衣的老僧,月落时分,参天的树木似乎暗藏玄机。老僧和我相视而笑,醉意中玩弄着莓苔的影子。
醒来时忽然想起孤山前,那棵老树在飞雪中静静矗立。翠绿的羽毛无声地映衬着江水的寒冷,夜深人静时,兰花烛光让我疑似置身梦中。
林景熙,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合了自然景物与哲学思考,表现出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诗创作于宝积寺的僧舍,正值春季,梅树虽然枝繁叶茂,但树顶却显得枯萎。诗人通过对梅树的观察,暗示了人生的荣枯与世情的变幻,表达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林景熙的《宝积寺僧舍古梅一树皆荣而顶独枯即席为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透过一棵古梅,诗人反思了人生的荣枯与春风的无情。全诗以梅树为主线,通过对其生长状态的描绘,映射出世间的冷暖与荣枯。开遍枝南北的梅花象征着生命的繁盛,而顶端的枯萎则揭示出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诗中,铁虬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梅树的强大与顽固,而“悄如枯禅坐瞿昙”则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禅意,仿佛在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情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后半部分,诗人与老僧相视一笑,醉于莓苔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最后的孤山前的老树,飞雪映衬着苍凉的意境,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中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现了林景熙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魅力。
全诗通过梅树的荣枯,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态度的重要性。
诗中梅树的顶端状态是:
A. 繁荣
B. 枯萎
C. 翠绿
D. 盛开
诗中提到的老僧的形象代表了:
A. 年轻
B. 智慧与宁静
C. 热情
D. 愤怒
“冷暖异荣朽”主要表达了:
A. 春天的到来
B. 生活的无常
C. 梅花的香气
D. 自然的美丽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均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