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8:2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8:29:49
巢林和尚
作者: 田登 〔明代〕
披衲投金地,谈空湛远心。
生涯翻贝叶,踪迹寄巢禽。
法鼓喧朝梦,昙花雨夜吟。
几因观色相,物物自萧森。
全诗翻译:
披着袈裟来到金色的土地,闲谈着空灵而深远的心境。
生活就像翻动贝叶一般,自己的踪迹寄托在巢中的鸟类。
法鼓在早晨的梦中回响,昙花在夜雨中轻吟。
多少次因为观察色相,万物之间都显得如此萧条寂静。
田登,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其深邃的思想及独特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对人生、宇宙及佛理的思考,常融合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辨。
《巢林和尚》创作于田登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修行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在社会动荡和个人追求宁静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和宗教元素,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渴望。
田登的《巢林和尚》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领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开篇“披衲投金地”,表现了诗人身为僧人的身份,来到一个理想的环境,试图通过冥想和思考来达到内心的宁静。“谈空湛远心”更是道出了他对空灵心境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上自然而流畅,诗人用“生涯翻贝叶”来比喻生活的多变,暗示人生如同翻动书页,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
在诗中,法鼓的声音和昙花的短暂,进一步强调了佛教思想中对时间和存在的看法。在自然景观的描写中,诗人用“踪迹寄巢禽”表达了一种归属感与寄托,而“物物自萧森”则反映了对世事的深入思考与感慨,似乎在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淡然与宁静是多么重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静思中探索生命的意义,田登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自然、人生和宗教哲学结合,留下了值得深思的文化印记。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人生的意义与内心的宁静,借助自然景物与宗教哲理,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态度的沉淀。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禅意的画面,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哲理的深邃,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选择题:诗中“披衲投金地”所指的环境是?
A. 修行的地方
B. 热闹的城市
C. 农田
D. 海边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昙花”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中强调观察外在色相的重要性。 (对/错)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田登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着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