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7:33
满江红 过镇南关见施琅纪功坊已毁,感赋
回首当年,鸿山上纪功坊矻。叹弹指桑田沧海,而今沦灭。鞭石破山通孔道,果然人力天工夺。只去年此日镇南关,风光别。绳百尺,坊倾折。既必毁,胡为设。又平台勋业,早成枯骨。煮豆然萁何太急,贰臣自古无高节。笑愿为功狗愿为鹰,功名切。
回想起当年,鸿山上的纪功坊矗立。叹息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已然覆灭。鞭打着石头,凿通山体的道路,果然是人力和天工的伟大结合。就在去年今天,镇南关的风光依旧美丽。那绳索有百尺长,坊已经倾斜折断。既然注定要毁,何必设立它呢?再说那些陈列的功业,早已化为枯骨。煮豆燃萁何必如此急促,贰臣自古以来就没有高尚的节操。笑愿做功名的狗,愿做鹰,功名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温树校,近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作品常表现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其诗风多表现出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与历史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施琅纪功坊毁灭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失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浮沉。
这首《满江红》透过对施琅纪功坊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感和对功名利禄的冷静反思。开篇以“回首当年”引入,勾勒出曾经辉煌的纪功坊,给人以强烈的历史对比感。随着“而今沦灭”的叹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愈发明显。
诗中通过描绘人力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斗争与和谐,表现出古代人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勇气和智慧。然而,随之而来的毁灭使得这种力量显得微不足道。诗人用“既必毁,胡为设”质疑功名的意义,似乎在反思历史的虚无。
最后,诗人通过“贰臣自古无高节”的警醒,升华了主题,呼唤人们对忠诚与道德的重视,讽刺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整首诗在感慨历史的同时,也在提醒世人要有清醒的认识与对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与人性的复杂,表达了对功名的质疑与对忠诚的呼唤,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纪功坊”位于哪里?
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态度是?
“煮豆然萁何太急”这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