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其二》

时间: 2025-05-21 17:42:39

诗句

一点春星,忽化作无穷寒碧。

盼海上,神风吹引,湘灵消息。

金阙西厢迷处所,玉楼北斗愁今昔。

怨悠悠生死别经年,人天隔。

空把剑,莫吹笛。

当年事,何堪说。

把无聊情绪,量来千尺。

宝匣尚留钗上凤,凤奴禁断双飞翼。

看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42:39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二
作者: 许宝蘅 〔近代〕

一点春星,忽化作无穷寒碧。
盼海上,神风吹引,湘灵消息。
金阙西厢迷处所,玉楼北斗愁今昔。
怨悠悠生死别经年,人天隔。
空把剑,莫吹笛。
当年事,何堪说。
把无聊情绪,量来千尺。
宝匣尚留钗上凤,凤奴禁断双飞翼。
看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星光下,忽然化为无尽的寒碧。
我在海上盼望,神风的吹拂带来湘灵的消息。
金阙的西厢是我迷失的地方,玉楼下的北斗让我愁思今昔。
怨恨着生死的别离已经经历了多年,人和天相隔那么远。
空自握剑,却不愿吹笛。
那些往日的事,怎能再提起。
这些无聊的情绪,竟然量如千尺。
宝匣里仍留有凤钗,凤奴却被禁锢,无法双飞。
看东风也像是生病的相如,显得那么无力。

注释

  • 春星:春天的星星,象征希望与美好。
  • 寒碧:寒冷的碧色,暗示忧伤与孤寂。
  • 湘灵:湘江的灵气,古代传说中的神灵。
  • 金阙:金色的宫阙,象征权力与地位。
  • 玉楼:玉制的楼阁,象征美丽的生活。
  • 怨悠悠:长久的怨恨感,传达思念与伤感。
  • 凤钗:一种装饰性的头饰,象征着美丽与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宝蘅(1868-1926),字宝蘅,号水云,晚清民初的女诗人。她的作品多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她的诗风清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其二》以春星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又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春天的星光,表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随着“寒碧”的出现,转入了对人生苦短、爱恨离别的深刻思考。全诗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手法,如“金阙”与“玉楼”,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提到的“空把剑,莫吹笛”,则表现了诗人面对过往的无奈与哀伤,似乎在诉说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能为力的悲哀。

最后一句中的“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将情感推向高潮,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无助。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过去的追忆,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点春星: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开始。
  • 忽化作无穷寒碧:转瞬即逝的美好,化作无尽的悲伤。
  • 盼海上,神风吹引,湘灵消息:渴望得到来自远方的消息。
  • 金阙西厢迷处所:迷失于理想与现实的交织。
  • 怨悠悠生死别经年,人天隔: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思考。
  • 空把剑,莫吹笛:对往昔的无奈与悲伤。
  • 把无聊情绪,量来千尺:失落的情感压得人喘不过气。
  • 宝匣尚留钗上凤,凤奴禁断双飞翼: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失去。
  • 看东风也似病相如,娇无力:象征着无力与苍凉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星与寒碧做对比,突显情感的反转。
  • 拟人:东风被描绘成病态,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字句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星与寒碧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怀念,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情感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星:希望与美好的象征。
  • 寒碧:孤独与忧伤的象征。
  • 神风:灵性与远方的寄托。
  • 金阙、玉楼:理想与现实的对抗。
  • 凤钗:爱情与失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星”象征什么?

    • A. 失落
    • B. 希望
    • C. 寂寞
    • D. 痛苦
  2. “空把剑,莫吹笛”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信
    • B. 无奈
    • C. 高兴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东风”形象化为生病,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柔弱的情感
    • C. 别离的痛苦
    • D. 战争的无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离骚》屈原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相比,许宝蘅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历史与人生无常的探讨,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个性。

参考资料

  • 诗词选集
  • 许宝蘅研究著作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次韵雪窦寺主僧炳同招游山二首 送邑宰丁溉之 大酺(寿沿江大制使观文马裕斋同知) 登慈云阁示龄叟月峤 饮于梅山弟家醉书八首 寿天宁寺主僧可举八十 次前韵示前人 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 王得淦次子侑生日求诗 次韵史猷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栀黄 翻手为云覆手雨 隹字旁的字 莫余毒也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包含勾的成语 門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守株缘木 病字头的字 节俭躬行 猎戏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镸字旁的字 日夜 包含匿的成语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章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