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石炭(并引)》

时间: 2025-05-15 19:51:31

诗句

彭城旧无石炭。

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aa17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9:51:31

原文展示:

石炭(并引)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
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白话文翻译:

彭城以前没有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开始派人到州西南的白土镇北边寻找石炭,冶炼铁器制作兵器,锋利程度超乎寻常。
难道你不知道前年因雨雪天气导致外出的人断绝了,城里居民因寒风而受冻,湿柴半束抱着被子,天黑时敲门却无处更换柴火?
谁能想到山中有遗宝,堆积如万车的石炭。流出的液体无人知晓,阵阵腥风四散而去。
根苗一旦发芽,气势浩大无边,万人欢呼,千人围观。投泥泼水后更显光明,像烁玉流金般显得精悍。
南山的栗林渐渐可以安息,北山的顽矿何必费力去锻造。为你铸造百链刀,要将长鲸斩为万段。

注释:

  • 彭城:指今天的徐州,曾为古代重要城市。
  • 元丰元年:指宋徽宗元丰年间,即公元1078年。
  • 冶铁:指熔炼铁矿石制作铁器。
  • 犀利:锋利,形容武器的锐利。
  • 湿薪:指湿柴火,难以点燃。
  • 磊落:形容石炭堆积的样子。
  • 流膏迸液:形容石炭的液体状态,隐喻其未被发现的价值。
  • 百链刀:比喻制作许多锋利的刀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伏,常因直言而遭贬谪,但他的文学成就仍然深远影响后世。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丰年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正在发展,民众生活条件堪忧。诗中提到的石炭的发现,象征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存和发展的渴望。

诗歌鉴赏:

苏轼的《石炭》不仅是对一种资源的描述,更是对人们生存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中开篇即指出彭城缺乏石炭,直接引出后文的转折——山中竟然藏有如此宝贵的资源。这种意外的发现不仅是对自然财富的赞美,也折射出人们对生活条件的无奈与期待。尤其是“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描绘了寒冷冬夜中人们的困境,体现了苏轼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

随着石炭的发现,诗的情感逐渐转向希望与光明,如“万人鼓舞千人看”,显示出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热情。通过“投泥泼水愈光明”,苏轼运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出通过努力与创新,能够获得光明的未来。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从困境走向希望的励志气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资源开发的积极态度,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彭城旧无石炭:指出彭城(徐州)以往没有石炭,设置背景。
  2. 元丰元年...作兵:描述石炭的发现时间与用途,强调其重要性。
  3.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通过对比,展示当时的艰难情况。
  4. 岂料山中有遗宝:出乎意料的发现,暗示自然资源的丰富。
  5. 流膏迸液无人知:表达资源未被重视的遗憾。
  6. 根苗一发浩无际:比喻发现的潜力巨大。
  7. 投泥泼水愈光明:象征努力与创新带来的希望。
  8. 南山栗林渐可息: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9. 为君铸作百链刀:表明为人们的需求铸造武器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投泥泼水愈光明”,形象地表达努力后所获得的希望。
  • 对仗:如“万人鼓舞千人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强调资源的重要性和人们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石炭的发现与利用,反映人们对生活条件改善的期待,表现了对自然资源的珍视与对未来的信心。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石炭:象征着自然资源的珍贵与开发的希望。
  • 雨雪:代表困境与艰难的生活环境。
  • 光明: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繁荣。

文化内涵:

石炭的发现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人类智慧与努力的结果,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彭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徐州
    • C. 南京
  2. “湿薪半束抱衾裯”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 A. 温暖的夜晚
    • B. 寒冷的冬夜
    • C. 舒适的生活
  3. 诗中提到的“遗宝”指的是什么?

    • A. 黄金
    • B. 石炭
    • C. 铁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苏轼的《石炭》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民众生活的困苦与对未来的希望,但前者更侧重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后者则强调了战乱带来的忧伤与失落。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市人有弄虎者儿辈请观饲以豚蹄睹其攫噬戏作 致政许侍郎挽词二首 叶少保挽词六首 西湖绝句戏题 次韵石林见贻绝句四首 减字木兰花(雪中集醉高楼) 水调歌头·明月照多景 范良臣见过云有食粥之忧以斛米助之因得长句 好事近(辛幼安席上) 送子云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绞丝旁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一人向隅,一堂不欢 卑怯 耳食目论 心字底的字 靡衣媮食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紫玉成烟 相映成趣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霸王风月 糟扰 一劳久逸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陶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