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2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3:04
救饥岂复卫文子,阙食尚怜颜鲁公。
定知啜粥可糊口,未至复疾号山芎。
东方千牍羡饱死,颜氏一瓢嗟屡空。
我家无钱但斛粟,与子共坐诗能穷。
救济饥饿的人怎么能比得上卫文子,缺少食物时仍然怜悯颜鲁公。
我知道喝粥可以勉强充饥,却未至于再病得像山芎那样。
东边的千斤重的书信羡慕那些吃饱的人,颜氏的一个瓢总是空的。
我家没有钱,只有一些米,与君共坐,诗词可以写尽。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道主义的关注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开头以卫文子和颜鲁公为引,传达出即使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人们依然要心系他人,体现了古代士人的仁义之道。接着,诗人通过“啜粥可糊口”的自嘲,描绘了自己的困境,同时又表达了一种无奈的生存智慧。诗中提到“千牍羡饱死”的意象,反映了对知识和财富的渴望,却又无力改变现状,令人感慨。最后一句以“与子共坐诗能穷”收尾,尽管生活困苦,诗人仍然选择与友共吟诗作乐,展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际间的温情。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充满了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贫困与困苦,反映出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士人情怀,体现了在逆境中不忘他人的精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卫文子”是指哪一位历史人物?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达生活的困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