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50
登玉京洞遇雨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俗物只散意,市朝那复清。
未能蓬岛去,且上玉京行。
古洞深无底,幽泉细有声。
山灵知我意,賸乞片时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游览玉京洞时,遇到雨天的心情。诗人感叹世俗事物纷杂不清,繁华的市井生活让人难以感到清净;自己未能去到理想中的蓬岛,只能在玉京洞中游览。古老的洞穴深邃无底,幽静的泉水细细流淌,发出轻柔的声音。诗人希望山中的灵气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祈求片刻的晴天。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反思,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览玉京洞时,正值雨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这首《登玉京洞遇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世俗的深刻思考。全诗以“俗物只散意,市朝那复清”开篇,直接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之情,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理想中的蓬岛,表明自己对清净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未能如愿,只能在玉京洞中流连。
古洞深邃无底、幽泉细声相伴,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自然画面,令人心向往之。尤其是“山灵知我意,賸乞片时晴”一句,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信任与依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寄托,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信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什么?
A. 现实中的一个地方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一种植物
作者在诗中对“市朝”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幽泉细有声”描绘的是?
A. 声音的嘈杂
B. 自然的宁静
C. 人的哭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韩元吉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内心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感悟,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