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25
初夏
作者:陆游 〔宋代〕
笋生遮狭径,溪涨入疏篱。
渐及分秧候,还当煮茧时。
雨昏鸡共嬾,米尽鼠同饥。
村巷无来客,清羸只自知。
初夏的时节,竹笋在狭窄的小路旁生长,溪水上涨,涌入稀疏的篱笆。
渐渐地,适合分秧的时节到了,正好是煮茧的时候。
天色昏暗下雨,鸡也懒得叫,米饭吃完了,老鼠也因饥饿而来。
村子里没有来访的客人,只有我自己在这清幽的环境中感到虚弱和孤独。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风格质朴、真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初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虽身处乡间,但内心对社会的关怀与对生活的感悟始终未变。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及个人的孤独。
《初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诗的开篇以“笋生遮狭径”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竹笋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希望。接着“溪涨入疏篱”则描绘了溪水上涨的情景,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力的强盛。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自己的生活境遇。诗中提到“渐及分秧候,还当煮茧时”,既是反映农事的繁忙,也是与自然节律相结合的写照。而后两句“雨昏鸡共嬾,米尽鼠同饥”则透露出一种生活的困境和诗人的孤独感。雨天的昏暗,鸡的懒惰,米饭的短缺,都构成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一句“村巷无来客,清羸只自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在乡村宁静中内心的清冷与孤寂。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陆游深刻的生活观察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孤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在宁静中对生活的深思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竹笋生长
B. 溪水上涨
C. 天昏雨下
D. 以上皆是
填空题:诗中“村巷无来客,清羸只自知”表达了诗人的( )。
判断题:诗中“雨昏鸡共嬾”表现出一种活泼的氛围。(对 / 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初夏》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虽同为描写自然景象,但陆游更侧重于乡村的宁静与个人的孤独,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繁荣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