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03
张园海棠
作者:陆游
洛阳春信久不通,
姚魏开落胡尘中。
扬州千叶昔曾见,
已叹造化无余功。
西来始见海棠盛,
成都第一推燕宫。
池台扫除凡木尽,
天地眩转花光红。
庆云堕空不飞去,
时有绛雪萦微风。
蜂蝶成团出无路,
我亦狂走迷西东。
此园低树犹三丈,
锦绣却在青天上。
不须更著刀尺裁,
乞与齐奴开步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海棠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渴望。洛阳的春天消息已经很久没有传来,姚魏的花儿在胡尘中凋落。曾经在扬州见过千叶的海棠,如今感叹造化的无情。刚刚看到西来的海棠盛开,成都的海棠在这方面最为突出。池台已经清扫干净,凡树全都去尽,天地间闪耀着红色的花光。庆云在空中飘落,却不再飞去,时而有绛色的雪花随微风飘荡。蜜蜂和蝴蝶成群结队,出入无路,我也在其中迷失了方向。这座园子里的树木虽然低矮,却依然有三丈高的景致,花的绚丽却在青天之上。不必再用刀尺来裁剪,恳请齐奴为我开一条道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作品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压迫,社会动荡不安。他在此背景下,通过描写海棠花的美丽,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张园海棠》以海棠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美的追求。诗中开篇便提到“洛阳春信久不通”,这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感叹,更隐含了对国家动荡和人事变迁的思索。接着提到“扬州千叶”,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不满。
“西来始见海棠盛,成都第一推燕宫”,这里的海棠代表着希望和美丽,成都的海棠是对比扬州的千叶,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接下来的描写“池台扫除凡木尽,天地眩转花光红”,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绚丽和生命的蓬勃。
“庆云堕空不飞去,时有绛雪萦微风”,这一句利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风中的花瓣仿佛有了生命,增添了诗的灵动感。“蜂蝶成团出无路,我亦狂走迷西东”,描绘了在花海中的迷失感,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无奈。
最后两句“此园低树犹三丈,锦绣却在青天上。不须更著刀尺裁,乞与齐奴开步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不需人力裁剪的豪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由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海棠花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寄托了对国家安宁和社会美好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扬州千叶”指的是什么花?
A. 桃花
B. 海棠
C. 菊花
D. 梅花
填空题:诗中“我亦狂走迷西东”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追求。
判断题:诗中“庆云堕空不飞去”是指美好的事物会永远存在。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张园海棠》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