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时间: 2025-05-06 05:46:49

诗句

二气工夫,河车搬入昆仑脑。

世人谁晓。

此是玄元道。

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

三田饱。

行功都了。

拂袖游蓬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6:49

诗词名称: 点绛唇
作者: 宋先生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二气工夫,河车搬入昆仑脑。世人谁晓。此是玄元道。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三田饱。行功都了。拂袖游蓬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经过二气的修炼,神秘的力量如同河车般运送到昆仑的顶端。世间的人有谁能知道呢?这就是玄元的道理。只要保存好阳光的精华,年老了也能保持年轻。三田饱满,修行的功夫已然完成,我轻轻拂袖,游向蓬莱仙岛。


注释:

  • 二气工夫:指的是道教修炼的二气(阴阳)的功夫。
  • 河车:比喻神秘的力量或工具,常指代天上的星辰。
  • 昆仑脑:指昆仑山的高峰,象征着道教的仙境。
  • 玄元道:道教中指一种深奥的哲学思想。
  • 阳精:阳光的精华,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 三田饱:指的是修炼的成果丰硕,三田通常指三种田地或三种境界。
  • 拂袖游蓬岛:指轻松自在地去往蓬莱仙岛,象征着追求自由和长生的理想。

典故解析:

  • 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中,被视为神仙的居所,是道教文化的象征。
  • 蓬莱:是传说中仙人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先生,具体身份不详,但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受道教文化影响,常表达对长生不老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道教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此首词抒发对修炼、长生的追求,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命、自然、宇宙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通过精炼的语言,描绘了道教修炼的过程和结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诗的开篇以“二气工夫”引入,强调修炼的重要性,接着“河车搬入昆仑脑”,用形象的比喻将修行与宇宙的高处相联系,给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感觉。诗人自问“世人谁晓”,让人感受到修炼道理的深奥与隐秘。之后,诗人提出了“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的观点,表达了对生命永恒的渴望与追求。最后的“拂袖游蓬岛”,则是对自由、超脱的美好向往。整首词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又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给予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气工夫:指修炼阴阳二气的功夫,暗示对天地自然的掌握。
  2. 河车搬入昆仑脑:象征着力量的传递,表明修行者的追求高远。
  3. 世人谁晓:发出感叹,强调修行的稀有与隐秘。
  4. 此是玄元道:引入道教的根本思想。
  5. 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强调阳光的精华能保持年轻。
  6. 三田饱:象征修行的成果。
  7. 行功都了:表示修炼已达成。
  8. 拂袖游蓬岛:表达追求自由和理想的意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炼比作河车的运动,形象生动。
  • 对仗:如“年老身不老”,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昆仑、蓬莱等意象象征着道教文化的理想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道教的修行过程,反映出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然哲学的深刻理解,传达了追求自由与超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昆仑:象征着高远和神秘,代表着道教的理想境界。
  • 阳精: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能量。
  • 蓬岛:象征着理想的栖息地,代表着长生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二气工夫”中的“二气”指的是哪个概念?
    A. 风和水
    B. 阳和阴
    C. 山和海
    D. 天和地

  2. “拂袖游蓬岛”中“蓬岛”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烦恼
    B. 理想的生活和长生不老
    C. 物质财富
    D. 努力工作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作品相比,宋先生的诗歌更侧重于道教哲学,而李白则更关注个人的豪情与饮酒作乐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道教文化概论》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八 西湖采莲曲二首 其一 西湖竹枝词五首 四 西湖竹枝词五首 二 西湖杂曲 其五 西湖杂曲 其三 西湖杂曲 其一 西湖竹枝歌四首 其四 西湖旅寓 西湖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字旁的字 不干凈 忪蒙 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信不疑 麥字旁的字 闭塞眼睛捉麻雀 经营惨淡 授任 轺毂 惠育 砥厉廉隅 虫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聚沙成塔 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