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24
八代波澜阔,三巴疏凿长。
至今馀霸气,终自作残阳。
奇事归方朔,高名撼孝章。
芳华未应歇,湘水日凄凉。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波澜壮阔和地理的壮丽景观,提到古代的三巴地区和湘水的凄凉。诗人感慨历史留下的霸气至今犹存,但又隐隐感到一切终将走向衰退。诗中提到的方朔和孝章,分别代表了奇事和高名,反映出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落寞。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作者介绍:庞俊,近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形成了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冲突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诗人通过湘绮楼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当前时局的思考。
这首《题《湘绮楼》集,和香宋先生》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开篇以“八代波澜阔”引入,展现了历史的宏伟和波动,紧接着提到“至今馀霸气”,似乎在说历史的辉煌仍然在,但“终自作残阳”则暗含对未来的无奈与惋惜。诗中提到的“奇事归方朔”和“高名撼孝章”,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也是对当下名声与奇事的反思。
“芳华未应歇”一句,流露了诗人对青春、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湘水日凄凉”则让整首诗的情感向悲凉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湘水作为重要的地理意象,象征着诗人的思绪和情感的流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总体而言,整首诗在描绘历史的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当下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惋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八代波澜阔”中的“波澜”指的是什么?
A. 水波
B. 历史的变化
C. 心情的起伏
D. 物体的波动
"湘水日凄凉"中“凄凉”指的是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愤怒
D. 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二者都展现了历史的宏伟和个人的情感,但《湘绮楼》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慨,而《登鹳雀楼》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