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2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4:30
蓝田山石门精舍
作者:王维(唐代)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落日时分,山水景色美好,荡漾着小舟,轻风送我归航。探索奇境不知不觉已行得很远,因而追寻源头的水流而至。远远地爱慕那云雾缭绕、树木葱郁的美景,起初以为走的路不同。哪知清流蜿蜒,偶尔与前山相连。安静地停舟,整理轻便的竹篙,果然能使我心情舒适。此时,几位老僧在松柏树荫下悠然自得。清晨的梵音在林中未曾响起,夜间的禅意在山中更加寂静。与道心相通的还有牧童,世间的事物我问樵夫。黄昏时分宿于长林之下,焚香静卧在瑶席之上。溪水的花香袭来,山月映照在石壁上。再次探索时,害怕迷路而错过,心中光明再去攀登。笑着谢绝桃源中的人,红花再度与我相见。
作者介绍: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以其山水诗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常表达隐逸、清静的生活态度。他的作品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维隐居于蓝田山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个时期,王维经历了政治的波动,选择远离官场,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
《蓝田山石门精舍》展现了王维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落日、山水、清流与老僧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隐居环境。诗人通过对舟行和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
在这个诗中,王维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画卷:夕阳西下,舟行水上,探寻未知的远方,感受云木的秀美。在诗的后半部分,老僧、牧童等形象的出现,增强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恰好。诗中提到的“焚香卧瑶席”,更是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令人向往那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王维的诗歌常常运用自然景物来象征内心的情感,而此诗正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体现。诗中既有对自然的享受,也有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王维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心态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蓝田山石门精舍》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王维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老僧”指的是:
A) 渔夫
B) 牧童
C) 修道者
D) 樵夫
诗中“笑谢桃源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迷茫
C) 超然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王维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