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2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24:44
春云收暮城,九陌洒然清。
星出紫霄下,月从沧海明。
车音还似昼,鼓响已知晴。
静闭衡门卧,无心学后生。
春天的云彩在黄昏时分散去,城市的街道因雨而显得清新。星星在紫色的天空下升起,月亮从遥远的海面上明亮地照耀。车马的声音犹如白天一样清晰,鼓声响起时我便知道天气已经放晴。我静静地关上门,躺在床上,心中不再想着要学习那些年轻人的知识。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星出紫霄下”和“月从沧海明”这些意象,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对夜空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和乡村田园的宁静生活。
《次韵和景彝元夕雨晴》是梅尧臣在元宵节时写的,恰逢春雨过后,夜空明亮,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希望,雨后的元宵节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的元宵夜,诗人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春云收暮城,九陌洒然清”以春天的云彩散去引入,描绘出雨后的城市,清新的空气与湿润的街道让人心旷神怡。接着“星出紫霄下,月从沧海明”展现了夜空的美丽,星星与月亮交相辉映,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中间的“车音还似昼,鼓响已知晴”则通过车马的声音与鼓声的描写,传递出生活的气息,带有一种温暖的日常感。这种细腻的观察显示了诗人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受力。而最后两句“静闭衡门卧,无心学后生”,则表现了诗人此刻的惬意与无忧,他宁愿享受这份宁静,而不是追逐世俗的知识与功名。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清明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令人倍感亲切。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雨过后的美好夜晚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与超然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春云收暮城”是指哪个季节?
“无心学后生”中的“后生”指的是谁?
诗人通过“车音”与“鼓响”表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