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0:51
车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
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
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
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
而我独何幸,酝酒本无期。
及此多雨日,正遇新熟时。
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持玩已可悦,欢尝有馀滋。
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
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忽然遗我物,谁复分是非。
是时连夕雨,酩酊无所知。
人心苦颠倒,反为忧者嗤。
这首诗描绘了在多雨的天气中,身边的人们因雨而忧愁的情景:
采桑的妇女因雨而心情沉重,蚕茧在雨中无法顺利生产,锄地的老者也因雨而感到不满,种豆的农夫则因雨水过多而使豆苗受损。然而,诗人却感到自己是多么幸运,因为他可以在这雨天中酿酒,尽情享受酒的滋味,正好遇上新酒的时节。开瓶时,酒液如玉如脂,饮酒的快感让他忘却烦恼,越喝越畅快,身体麻痹,心中无忧。当酩酊大醉时,外面的雨声似乎也不再重要,人心的颠倒反而让他对忧愁的人们感到讽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文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作涵盖了爱情、人生、社会等多个主题,风格上以通俗易懂而著称。
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其对人生与社会思考的加深。诗中借助时令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底层百姓因自然环境而苦的现状,同时透过诗人的个人体验,表现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在面对相同自然环境时的不同反应。雨天是一个自然现象,但对于农民来说,它可能意味着劳作的艰难和收成的失利,而对于诗人而言,却是享受生活的一种契机。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尽管身边的人都在为雨感到忧愁,他却选择酿酒,沉醉于酒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诗中“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酒的美好,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被抛在了脑后。最后两句“人心苦颠倒,反为忧者嗤”,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总结了全诗,表达了对苦恼者的同情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清晰洞察。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环境恶劣,诗人选择享受当下,展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诗中“车家采桑妇”指的是什么职业?
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感到幸福的?
诗中提到的“玉液”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