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39
《周祀圜丘歌 皇夏》
七里是仰。八陛有凭。
就阳之位。如日之升。
思虔肃肃。致敬绳绳。
祝史陈信。玄象斯格。
惟类之典。惟灵之泽。
幽显对扬。人神咫尺。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庄重场景。七里高的祭坛在仰望中显得巍峨,八层台阶有其依托。祭祀时站在阳光下,如同太阳升起一般,心中虔诚而肃穆,向神灵致以恭敬的礼仪。祝史在此时表达信仰,神秘的象征在此显现。祭祀的典礼和灵气的滋润,幽深与显现的神灵在此交汇,人和神灵的距离如此之近。
庾信,字良宰,号陶渊,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多呈现出儒雅、清新、深邃的特点,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相结合而闻名。
《周祀圜丘歌 皇夏》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时国家动荡,庾信通过此诗表达对周朝礼仪的追思和对神灵的虔诚,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周祀圜丘歌 皇夏》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宗教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诗的开头“七里是仰,八陛有凭”,将祭坛的高耸与层次描绘得极为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就阳之位,如日之升”表达出祭祀时的光明与希望,表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期待。
诗中“思虔肃肃,致敬绳绳”突出了祭祀时的心态,虔诚而庄重的心情使整个仪式显得更加神圣。而“祝史陈信,玄象斯格”则引入了祝祷的神秘感,暗示了祭祀不仅是形式上的礼仪,更是对神灵信仰的表达。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注重“幽显”的对比,展现了人与神之间既遥远又亲近的关系,深刻地反映了古人对宇宙、人生和神灵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文化内涵。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的庄重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仰与信仰,体现了古代礼仪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中提到的祭坛有多高?
A. 三里
B. 五里
C. 七里
D. 九里
“如日之升”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希望
C. 恐惧
D. 疲惫
“祝史”在诗中担任什么角色?
A. 诗人
B. 祭祀的主祭者
C. 观众
D. 神灵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