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2:28
判为梅花倒玉卮,故人幽梦忆疏篱。
写真妙绝横窗影,彻骨清寒蘸水枝。
苦节雪中逢汉使,高标泽畔见湘累。
诗成怯为花拈出,万斛尘襟我自知。
这梅花的倒影宛如玉杯,
让我想起故人和那疏落的篱笆。
窗外的影子美得无与伦比,
寒气透骨,枝头浸染着水滴。
在雪中我遇见了汉代的使者,
在泽畔我见到了湘江的愁苦。
写成诗句我却害怕提到这花,
因为我心中有万千尘世的烦恼。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见长,常表达对国家、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他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失意,因此诗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过往的追忆。
《涟漪亭赏梅》是陆游在冬日赏梅时的抒怀之作。诗的开头以“梅花倒玉卮”引入画面,梅花的倒影如同玉杯,展现出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与对故人的思念。接着,诗人通过“幽梦忆疏篱”揭示自己对往昔的深情回忆,这里的疏篱可能暗示着某种失落与遗憾。
在描绘梅花的美丽时,诗人用“写真妙绝横窗影”来形容窗外梅花的影子,展现其细腻的观察力与审美情趣。紧接着“彻骨清寒蘸水枝”则将气候的寒冷与梅花的坚韧结合,表现出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挺立的精神。
后半部分,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苦节雪中逢汉使”,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诗成怯为花拈出,万斛尘襟我自知”,更是将个人的创作与内心的纷扰结合,表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陆游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生活、历史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主题围绕着坚韧、回忆和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梅花倒玉卮”是用来比喻什么?
“故人幽梦忆疏篱”中的“疏篱”意指?
诗人最后提到的“万斛尘襟我自知”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