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7:01
三纲首夫妇,大义天地侔。
世人不见理,人欲滔天流。
卦象利牝马,诗歌美关鸠。
一阴与一阳,物物有匹逑。
引手戒援溺,发言愧中冓。
人道岂兽禽,今乃不尔犹。
明明白昼攫,岂复人间羞。
迩来六合混,不限风马牛。
燕姬与越女,妙舞还清讴。
倍蓰与什百,但欲称所求。
一屋欲火炎,燄燄焚林丘。
大则相弃捐,小亦生懲尤。
六如与五耦,倾覆卒未休。
衽席有陷阱,谈笑皆戈矛。
天性自此夷,同气或为仇。
谗言间黑白,骨肉成深仇。
每恨共世子,天分太甚柔。
事明易为決,何至经渎沟。
不如挺之儿,处变才俱优。
孝子成父美,岂是相嫉仇。
家人继之睽,二女志不投。
一家只三亲,恩义本相缪。
乾纲一以解,涣然更莫收。
升堂道既绝,徒重薰养忧。
司徒久无官,经世乏远猷。
架漏二千载,使我心悠悠。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01
三纲叹
作者:熊禾 〔宋代〕
三纲首夫妇,大义天地侔。
世人不见理,人欲滔天流。
卦象利牝马,诗歌美关鸠。
一阴与一阳,物物有匹逑。
引手戒援溺,发言愧中冓。
人道岂兽禽,今乃不尔犹。
明明白昼攫,岂复人间羞。
迩来六合混,不限风马牛。
燕姬与越女,妙舞还清讴。
倍蓰与什百,但欲称所求。
一家欲火炎,燄燄焚林丘。
大则相弃捐,小亦生懲尤。
六如与五耦,倾覆卒未休。
衽席有陷阱,谈笑皆戈矛。
天性自此夷,同气或为仇。
谗言间黑白,骨肉成深仇。
每恨共世子,天分太甚柔。
事明易为决,何至经渎沟。
不如挺之儿,处变才俱优。
孝子成父美,岂是相嫉仇。
家人继之睽,二女志不投。
一家只三亲,恩义本相缪。
乾纲一以解,涣然更莫收。
升堂道既绝,徒重薰养忧。
司徒久无官,经世乏远猷。
架漏二千载,使我心悠悠。
这首诗表达了对三纲(即父子、君臣、夫妇)伦理关系的思考,指出人们在追逐个人欲望时,偏离了社会的根本道理。诗中提到卦象与诗歌的美好,却反映出阴阳调和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古代与当代的伦理,指出当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混乱,仇恨与谗言充斥,家庭内部的亲情反而成了仇恨的根源。最后,诗人感叹道,理智与道义的丧失使得人们的内心充满了忧虑,社会的秩序已经无法恢复。
作者介绍:熊禾,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涉及社会伦理与人性思考,风格上往往带有批判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伦理关系受挑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三纲的反思,表达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三纲叹》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通过对传统伦理的反思,揭示了个人欲望对社会秩序的冲击。诗中的“三纲”不仅是行为准则,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熊禾以批判的视角观察当时的社会现象,指出人际关系的混乱和家庭伦理的崩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意象,诗人表现出对人性和社会的关切。
诗中“人道岂兽禽,今乃不尔犹”的句子,直指当时人们的行为与兽类无异,表达了对人类堕落的痛心。后文提到的“谗言间黑白,骨肉成深仇”,则更是指出了家庭内部的信任危机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深刻的隔阂。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使得诗句更加严谨而富有力量,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思考。熊禾通过《三纲叹》不仅在文学上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更在思想上提出了对传统道德的质疑,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对传统三纲的反思为核心,探讨了个人欲望与社会伦理的冲突,表现出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呼唤社会的和谐与家庭的亲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纲叹》中提到的三纲是:
A. 君臣、朋友、夫妇
B. 父子、君臣、夫妇
C. 兄弟、同胞、朋友
诗中提到的“谗言”主要指:
A. 美好的言辞
B. 诽谤的言辞
C. 中立的言辞
熊禾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传统伦理的赞美
B.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忧虑
C. 对个人欲望的追求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