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4:36
芳草渡
黄侃 〔近代〕
客意懒,漫尽日招邀,旧时游侣。
甚曲房闲眺,沈沈自掩秋雨。
谁解离思苦。听缠绵低诉。
梦乍醒,断岸潮生,一棹归去。
休顾。水程潮远,雾霭烟横迷去路。
静追思,藏鸦暗柳,重来认门户。
鬓丝易碎,况宛转天涯愁绪。
雁阵没,但见狂芦倦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感慨。客人在这懒散的日子里,独自回忆旧时光,感到无聊和孤独。看着窗外的秋雨,心中满是对离别的苦楚,似乎没有人能理解这种痛苦。梦中惊醒,看到潮水涌来,似乎一叶扁舟只能孤独地归去。诗人不愿再回头,眼前的水域变得遥远而迷雾重重,让人迷失方向。静静追忆往事,隐约间又认出了那曾经熟悉的门口。鬓发容易斑白,而心中那宛转的愁绪更是难以释怀。雁阵已经消失,只剩下狂风中舞动的芦苇,显得无比疲惫。
黄侃(1885-1936),字希白,号青山,晚号天沐堂主人,江苏无锡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教育家。他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深厚,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细腻观察及深刻思考。
《芳草渡》创作于黄侃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内心感受到时代的疲惫与个体的孤独,因此在这首诗中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芳草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人在一段懒散的时光中,回忆起与旧友的欢聚,感受到一种无尽的空虚和失落。尤其是“谁解离思苦”一句,更是将内心的苦楚一语道破,直击人心。
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同样充满诗意,秋雨、潮水、雾霭、柳树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 melancholic(忧郁的)画面。这些自然元素不仅为诗增添了景致,也暗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尤其是在“梦乍醒,断岸潮生”中,潮水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增强了离别的主题。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忧愁和对过往的眷恋,诗人用“鬓丝易碎”来表现生命的短暂和衰老,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愁绪。最后一句“雁阵没,但见狂芦倦舞”则以雁群的消失和芦苇的疲惫,象征着人心的孤独与无力感,使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孤独。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对过往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芳草渡》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秋雨”象征什么?
“鬓丝易碎”意指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