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芳草复芳草》

时间: 2025-04-27 03:54:33

诗句

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

明月复明月,何处照离洲。

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

日暮天寒吹属玉,蛮江豆蔻重重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4:33

原文展示:

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
明月复明月,何处照离洲。
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
日暮天寒吹属玉,蛮江豆蔻重重绿。

白话文翻译:

芳草依旧芳草,有人在楼上孤独地倚着。
明月依旧是明月,何处能够照亮那遥远的洲岛?
我们相见的日子渺无期,这种怨恨又怎能让彼此知晓?
日暮时分,天寒风吹,仿佛在吹奏美玉,蛮江边的豆蔻又青翠如故。

注释:

字词注释:

  1. 芳草:芳香的草,象征美好与青春。
  2. 孤倚楼:独自依靠在高楼上,表达孤独之感。
  3. 明月:明亮的月亮,常用来象征思念与离别。
  4. 离洲:远离的洲岛,表示思念的对象或归属。
  5. 渺无期:几乎没有相见的可能,形容相见的无望。
  6. 此恨讵相知:这份怨恨怎能让彼此了解,强调了隔阂与无奈。
  7. 日暮:黄昏时分,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8. 属玉:吹奏的声音像玉器一样清脆悦耳。
  9. 蛮江豆蔻:蛮江边的豆蔻,象征着青春与希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明月”、“芳草”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思念、离别和青春。这些意象不仅表现在本诗中,也贯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良臣是宋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清新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情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作者可能经历了离别与孤独,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故人、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诗歌鉴赏:

《芳草复芳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离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芳草复芳草”引入,展示了一种反复的景象,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轮回与失落。紧接着,明月的出现不仅烘托了夜晚的清冷,也象征着思念的明亮与遥远。诗中“何处照离洲”的问句,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迷茫,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孤独的情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相见渺无期,此恨讵相知”这一句,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奈。尽管有着深厚的情感,然而相见的可能性却如同天边的月亮,遥不可及。最后,日暮时分的描写则使整首诗的气氛更加沉重,风寒与玉音的结合,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复芳草:草木依旧生长,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常在。
  2. 有人孤倚楼:描绘了孤独的人站在楼上,增添了诗的情感基调。
  3. 明月复明月:明月虽然依旧,但又反映出孤独的情感。
  4. 何处照离洲:问句中透露出对远方人的思念。
  5. 相见渺无期:强调相见的渺茫,表现出无奈与失落。
  6. 此恨讵相知:表达了感情的隔阂与彼此的无奈。
  7. 日暮天寒吹属玉:结合自然景象,描绘出冷清的黄昏。
  8. 蛮江豆蔻重重绿:结尾的意象带来一丝生机,象征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达力度。
  • 比喻:如“日暮天寒吹属玉”,将声音比作玉器,增加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感受,传达了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芳草: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美好。
  2. 明月:象征思念与距离。
  3. 孤楼:孤独的象征,反映内心的寂寞。
  4. 蛮江豆蔻:象征希望与生机,暗示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思念与离别
    C. 财富
    D. 权力

  2. “相见渺无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无奈与失落
    C. 快乐
    D. 自信

  3. “日暮天寒”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繁华
    B. 暖和
    C. 寒冷的黄昏
    D. 明亮的白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念。
  2.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离别与对明月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芳草复芳草》与《静夜思》:两首诗都通过月亮表达思念,但《芳草复芳草》更强调孤独与无奈,而《静夜思》则是对乡愁的直接抒发。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涉及离别情感,但在历史典故的运用上更为丰富,展现了对过往的缅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宋词的比较》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长相思 其二 登高丘而望远海 春思 飞龙引 长安有狭邪行 升天行 雁门太守行 妾安所居 江南弄七首 其六 江南弄七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豸字旁的字 诉诸武力 目字旁的字 儿女之情 高世之行 口角流沫 站票 靑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对换 翠结尾的成语 霜歌 牛字旁的字 贤孙 跑单帮 遗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