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0:46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今岁芳菲尽未忙,去年二月牡丹香。
寒暄不定春光晚,荣落俱迟花命长。
缯一雨朝晴炫野,又三四阵雨鸣廊。
綎红魏紫拳如蕨,而况姚家进御黄。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天气寒冷,牡丹却没有任何消息。今年的花期还没有结束,去年二月时牡丹的香气依然令人回味。寒暄的天气不稳定,春光的到来显得迟缓,花开花落的时节也显得漫长。清晨一场雨后,阳光普照大地,又是三四阵雨敲打着走廊。红色的牡丹、紫色的魏花像蕨类植物一样紧密生长,更何况是姚家进贡的黄色牡丹。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郎,晚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与期盼,但由于气候的影响,花期却未如愿以偿,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气候变化和牡丹的花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受。开头“今岁芳菲尽未忙”就暗示了春天的来临并未如预期那般繁华,诗人对去年花期的怀念与对今年春光的期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描绘了气候的不稳定,春光的迟到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心的渴望。
诗中“缯一雨朝晴炫野”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变化,接着又提到几阵雨声为走廊增添了韵味,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氛。最后对牡丹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同时也留有一丝遗憾。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细腻的观察力。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气候变化与花期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花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
诗中提到的“姚家进贡的黄花牡丹”象征什么?
诗人对今年春天的花期持什么态度?
“荣落俱迟花命长”中的“荣落”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