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时间: 2025-05-11 23:14:14

诗句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

吴宫已叹芙蓉死,

边月空悲芦管秋。

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

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3:14:14

原文展示: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刘禹锡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
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
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
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对自己的诗句感到羞愧,无法与那些杰出的作品相比,曾经与才子们一起游玩。吴宫的芙蓉已然凋谢,边塞的明月徒然让人感到秋天的悲凉。即便在洛阳自称官吏的傲慢,我也难以掩盖河上对诸侯的苦心。面对石渠的书籍,我甘愿接受岁月的老去,关外的杨公是否安稳呢?


注释:

  • 章句:指诗文的句子。
  • 吴宫:指古代吴国的宫殿,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芙蓉:即荷花,此处用以象征美丽的事物。
  • 边月:指边塞的月亮,给人以孤独和悲凉的感觉。
  • 洛阳:古都,诗中提到的地方,象征权力与繁华。
  • 傲吏:自称官吏,傲慢自负的人。
  • 石渠:指古代皇帝藏书之地,象征学识和文化。

典故解析:

  • 吴宫的芙蓉:出自《离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或事物的凋零。
  • 芦管:古代的乐器,象征着秋天的悲凉和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君,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社会百态,常有强烈的现实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恰逢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心境沉重,故作此诗以寄托其怀念与感慨。诗中表露了对才华的自我否定与对社会不公的无奈。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我反思及对历史与社会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章句惭非第一流”自谦,流露出对当时杰出才子们的羡慕与敬畏,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卑与挣扎。

接下来的“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以自然景象与人事结合的手法,传达出诗人对逝去美好与现实苦境的感慨。特别是“边月”和“芦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孤独的思念,后者则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

在后半部分,诗人又讲述了自称“傲吏”的苦楚,表达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无奈,刻画了一个在官场上挣扎的人物形象。最后一句“关外杨公安稳不”,不仅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哲理性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了刘禹锡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章句惭非第一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不满,认为与杰出作品相比,自身的才华显得平凡。
  2. 世间才子昔陪游:回忆曾经与才子们的交游,感叹时光流逝,才华在当前的社会中显得愈发渺小。
  3. 吴宫已叹芙蓉死:用吴宫的芙蓉花凋零来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对美的怀念。
  4. 边月空悲芦管秋:边塞的月亮让人感到凄凉,芦管的音色则增添了秋天的悲凉气氛。
  5. 任向洛阳称傲吏:自称是洛阳的官吏,表面上看似风光,实则内心苦闷。
  6. 苦教河上领诸侯:与诸侯争权的艰辛,表现出对权力斗争的无奈。
  7. 石渠甘对图书老:面对学识的渊博,愿意接受岁月的磨难。
  8. 关外杨公安稳不:对友人的关切,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吴宫已叹芙蓉死”,通过比喻增添了诗句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形成了和谐的对称感。
  • 象征:通过自然景象(如芙蓉、月亮)象征人事的变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刘禹锡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章句:象征诗人的才华与作品。
  • 吴宫:象征美丽与繁华。
  • 芙蓉: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
  • 河上:象征权力与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宫”主要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美丽
    C. 战争
    D. 知识

  2. 诗人对自己的诗句有何感受?
    A. 自信
    B. 羞愧
    C. 骄傲
    D. 无所谓

  3. “边月空悲芦管秋”中,芦管象征什么?
    A. 官职
    B. 孤独与悲凉
    C. 繁华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 by 杜甫与《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但杜甫更注重国事,而刘禹锡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禹锡传》

相关查询

三月晦日同弟观侄津往宝幢哭刑部伯求弟道从 江城子·人生难满百年心 水龙吟(牡丹有感) 示王侑翁二首 次韵王文甫先生 次韵刘生秋夜郊行 次韵黄长孺 次韵天台陈榆收 嵊县劝农途中示同寮二首 其二 次韵长儿生日示诸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泉根 穷兵极武 生心 韭字旁的字 包含几的成语 氛邪 骨字旁的字 包含巡的词语有哪些 酸眉醋眼 包含阍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迷结尾的成语 包含蔫的词语有哪些 詈诘 俗易风移 屈膝求和 眦省 提土旁的字 褒衣博带 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