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海阳十咏。玄览亭》

时间: 2025-05-11 19:26:30

诗句

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

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26:30

原文展示:

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
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雅致的自然景象:在青翠的树林边,碧绿的潭水幽静地流淌。水流轻柔地在石头下冒出,轻波拍打着岸边。微风送来阵阵花香,幽静的花朵在水面上盛开。因此,诗人觉得这里没有四面墙壁,晴朗的夜晚,月光洒落进来,仿佛让人置身于无边的自然之中。

注释:

  • 潇洒:形容清新脱俗、洒脱自然。
  • 夤缘:沿着、依附。
  • 碧潭:青绿色的水潭。
  • 淙流:流动的水声,形容水流清澈。
  • 轻波:轻柔的波浪。
  • 逼人:让人感到逼近、浓厚。
  • 幽花:幽静、隐秘的花。
  • 覆水开:在水面上盛开的花,隐喻花的美丽和水的清澈。
  • 无四壁:没有四周的围墙,形容开阔的景象。
  • 晴夜月光来:晴朗的夜晚,月光洒落,表达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翁,唐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他为人刚直,重视个人品德与才华,故在政治上屡遭挫折。

创作背景:

“海阳十咏”是刘禹锡在海阳(今山东海阳)所作的一组诗作,这一系列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玄览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喧嚣、追寻心灵宁静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玄览亭》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诗的开头“潇洒青林际”便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青翠的树林与碧潭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恬静而自在的感觉。接下来的“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听到了水流的声音,感受到了波浪轻轻拍打岸边的韵律,展现了自然的动感。

诗中“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一句传达了自然的芬芳与美丽,微风中夹带着花香,幽静的花朵在水面上摇曳,仿佛在邀请人们走进这片静谧的天地。最后一句“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则将整个意境推向高潮,诗人感受到的自由与无拘无束,仿佛在月光下,四周的山水都成为了他的家,心灵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整首诗以自然为主线,充满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潇洒青林际:描绘青翠的树林,展现自然的优美。
  2. 夤缘碧潭隈:沿着碧潭的边缘,隐喻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 淙流冒石下:水流轻轻冒出石头,象征生命的活力。
  4. 轻波触砌回:波浪轻拍岸边,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5. 香风逼人度:微风中夹带着花香,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6. 幽花覆水开:花朵在水面上开放,寓意美好的事物与自然密不可分。
  7. 故令无四壁:无围墙的空间,体现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8. 晴夜月光来:月光照耀下的宁静,象征心灵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风逼人度”,将风与花香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如“轻波触砌回”,赋予波浪人的动作,增添动感。
  • 对仗:前后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家哲学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反映了个人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林: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自然。
  • 碧潭:象征宁静与深邃,代表内心的平和。
  • 香风:象征愉悦与美好,代表生活的乐趣。
  • 幽花:象征纯洁与美丽,代表自然的恩赐。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代表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林”指的是什么?

    • A. 荒野
    • B. 青翠的树林
    • C. 高山
    • D. 沙漠
  2. 诗人觉得“故令无四壁”是因为?

    • A. 四周有高山
    • B. 自然景色的开放
    • C. 建筑物的存在
    • D. 水流的声音
  3. “香风逼人度”中“逼”字的意思是?

    • A. 遇见
    • B. 逼近
    • C. 挤压
    • D. 轻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 朱自华的《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禹锡的《玄览亭》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强调山水的雄伟和内心的沉静。两者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学思考,但艺术表现手法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寄永嘉王侍郎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人日 题小室二首 即事二首 重次臞轩韵二首 跋青阳尉古赋 杂咏一百首·广成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节 鱼字旁的字 沮滞 卜字旁的字 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真腴 感心动耳 厚貌深情 行或使之 行室 生驹 尺板斗食 糸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将飞翼伏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