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5:09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晴时。
剥复观周易,吟哦及杜诗。
将开户北向,折到杏南枝。
不得东风力,余寒岂易支。
在元旦到人日这段时间,几乎没有不晴朗的日子。剥开书本研读《周易》,吟咏着杜甫的诗篇。准备将窗户朝北打开,采摘杏树南枝的花朵。可惜没有东风的助力,余寒又怎能轻易地退去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甫,号阮亭,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常常抒发对社会的关怀与个人的思考。
此诗写于元旦到人日的时节,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诗中提到的《周易》和杜甫的诗,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春天生机的渴望。
《人日》这首诗描绘了元日与人日之间的节日气氛,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剥开经典书籍,吟咏古诗,表现出他对文化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将开户北向”,暗示着诗人希望迎接春天的到来,采摘南枝的花朵,象征着对新生活的期待。
然而,诗人也感受到春寒未退的现实,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惆怅。通过“不得东风力,余寒岂易支”的句子,诗人感受到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微妙关系,春天的温暖需要东风的助力才能来临,这种依赖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既表现了节令的变化,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反映出人们在节令变迁中的情感纠葛。
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周易”是指什么?
“不得东风力”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诗人打算采摘哪种树的花?
《人日》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但《春望》更多地关注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情感,而《人日》则是对节日与文化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表现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