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4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47:59
《华山歌》
作者:刘禹锡 〔唐代〕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高耸的华山如同一座巨大的山脉,山的元气在鼓动着。
突然间,神奇的力量显现出来,山峰高耸入云。
神秘的迹象显露出指爪,杀气在山的棱角上显现。
凡是树木都不敢在这里生长,神仙纷纷前来栖托。
这座山天生是帝王的居所,我就是它的关钥。
能让下层的百姓,一见之下便心神颠倒。
高山本身是无穷无尽的,这样的山才算得上是岳。
男子汉不应该有太过特殊的成就,即使再贵也只是平庸。
本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华山的描绘,体现了对高峰的崇敬和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华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险峻与伟岸,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成就的反思。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山,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称,同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
《华山歌》写于唐代中期,时代背景是国家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通过对华山的歌颂来寄托自己对理想与超脱的追求。
《华山歌》是一首充满了壮美与哲理的古诗,诗人在此通过华山的描写表达了自身的抱负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用高山的元气来象征自然的力量,展现了华山的巍峨与气势。随着诗的推进,神秘与威严的意象交织,让人感受到山的灵动与杀气,象征着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的艰难。
诗中提到的“神仙”,不仅是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也是对超凡脱俗的向往。特别是最后几句,诗人将高山与男子汉的成就结合起来,深刻地反映了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平庸与卓越的深思。
整首诗气势磅礴,意象丰富,展现了刘禹锡高超的艺术才华,既有对自然的崇敬,又有对人生的省思,体现了他深邃的哲学思考。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山的气势与生命力。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使整首诗更加生动。
《华山歌》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崇敬。通过华山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对高尚与卓越的向往与思考。
《华山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神仙”象征什么?
诗中的“凡木不敢生”意指什么?
《望岳》与《华山歌》都描绘了高山的伟岸与壮丽,但《望岳》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而《华山歌》则结合了个人理想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道路的反思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