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29
原文展示:
游阳羡南山 唐顺之 〔明代〕 到处暗杉松,多言路不通。 却从青嶂外,转入绿园中。 谷口逢茶女,溪边狎钓童。 勿嫌疏散甚,吾亦是愚公。
白话文翻译: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幽暗的杉树和松树,人们常说那里的路不通。 我却在青色的山峰之外,转入了绿色的园子中。 在山谷口遇到了采茶的女子,在溪边与钓鱼的孩童亲近。 不要嫌弃这里太过疏散,我也是像愚公一样的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代文学家、军事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著称,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描绘了作者游历阳羡南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作者游历江南时期,阳羡(今江苏宜兴)以其秀美的山水著称,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超脱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游历阳羡南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暗杉松”、“青嶂”、“绿园”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幽静深邃的山林图景。通过“谷口逢茶女,溪边狎钓童”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结尾的“勿嫌疏散甚,吾亦是愚公”,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其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和对田园生活的展现,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暗杉松”指的是什么? A. 幽暗的杉树和松树 B. 明亮的杉树和松树 C. 稀疏的杉树和松树 答案:A
诗中“吾亦是愚公”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世俗的超脱 B. 对权力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A
诗中“谷口逢茶女,溪边狎钓童”展现了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田园的宁静 C. 战场的残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