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龙池庵(相传伏虎禅僧开山处,山顶有龙井》

时间: 2025-04-26 03:51:24

诗句

远游为访白云岩,转尽孤峰路更南。

龙见小身时出井,虎驯大士旧开庵。

禅心客思俱潭水,古佛寒松共石龛。

坐对老僧无一事,夜深相与说《楞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24

原文展示

题龙池庵(相传伏虎禅僧开山处,山顶有龙井) 唐顺之 〔明代〕

远游为访白云岩,转尽孤峰路更南。 龙见小身时出井,虎驯大士旧开庵。 禅心客思俱潭水,古佛寒松共石龛。 坐对老僧无一事,夜深相与说楞严。

白话文翻译

我远行来到这里,是为了探访那座白云岩,绕过无数孤峰,路向南延伸得更远。 龙偶尔从小井中现身,而老虎则被高僧驯服,昔日在此开山建庵。 禅心与客思都如潭水般深邃,古老的佛像与寒松一同守护着石龛。 我与老僧相对而坐,无所事事,深夜时分,我们一同讨论《楞严经》。

注释

  • 白云岩:指诗中所访之地,可能是一座山峰或岩石,因其高耸入云而得名。
  • 孤峰:孤独的山峰,形容山路曲折,需要绕过许多山峰。
  • 龙见小身时出井:传说中的龙有时会从井中现身,这里指山顶的龙井。
  • 虎驯大士旧开庵:指伏虎禅僧在此开山建庵,驯服了山中的老虎。
  • 禅心客思俱潭水:禅心和客人的思绪都如潭水般深邃平静。
  • 古佛寒松共石龛:古老的佛像与寒松一同守护着石龛,形容寺庙的古老与庄严。
  • 楞严:指《楞严经》,佛教经典之一,这里指诗人与老僧深夜讨论的内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军事家,字应德,号荆川,江苏武进人。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抗倭名将。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深邃的禅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顺之在游历过程中,探访一座名为龙池庵的寺庙时所作。相传这座寺庙是由一位伏虎禅僧开山建立的,山顶有一口龙井。诗人在此感受到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与老僧深夜讨论佛法,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远游探访龙池庵的情景,展现了禅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中“远游为访白云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向往和对禅宗的追求。“龙见小身时出井,虎驯大士旧开庵”描绘了寺庙的神秘与庄严,同时也体现了禅宗的驯服与开悟。“禅心客思俱潭水”一句,用潭水比喻禅心与客思的深邃与平静,形象生动。最后两句“坐对老僧无一事,夜深相与说楞严”则表达了诗人与老僧深夜讨论佛法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游为访白云岩:诗人远行来到这里,是为了探访那座白云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向往。
  2. 转尽孤峰路更南:绕过无数孤峰,路向南延伸得更远,形容山路曲折,需要绕过许多山峰。
  3. 龙见小身时出井:传说中的龙有时会从井中现身,这里指山顶的龙井,增添了寺庙的神秘感。
  4. 虎驯大士旧开庵:指伏虎禅僧在此开山建庵,驯服了山中的老虎,体现了禅宗的驯服与开悟。
  5. 禅心客思俱潭水:禅心和客人的思绪都如潭水般深邃平静,用潭水比喻禅心与客思的深邃与平静。
  6. 古佛寒松共石龛:古老的佛像与寒松一同守护着石龛,形容寺庙的古老与庄严。
  7. 坐对老僧无一事:我与老僧相对而坐,无所事事,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8. 夜深相与说楞严:深夜时分,我们一同讨论《楞严经》,体现了诗人与老僧深夜讨论佛法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潭水比喻禅心与客思的深邃与平静。
  • 拟人:将古佛与寒松拟人化,形容寺庙的古老与庄严。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龙见小身时出井,虎驯大士旧开庵”,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向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通过描绘诗人远游探访龙池庵的情景,展现了禅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岩:高耸入云的山峰或岩石,象征着高远与神秘。
  • 孤峰:孤独的山峰,象征着孤独与坚韧。
  • 龙井:传说中的龙有时会从井中现身,增添了寺庙的神秘感。
  • 虎驯大士:指伏虎禅僧,象征着禅宗的驯服与开悟。
  • 潭水:深邃平静的潭水,比喻禅心与客思的深邃与平静。
  • 古佛寒松:古老的佛像与寒松,象征着寺庙的古老与庄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井”位于何处? A. 山顶 B. 山脚 C. 山腰 D. 山谷

  2. 诗中的“虎驯大士”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伏虎禅僧 C. 老僧 D. 游客

  3. 诗中用什么比喻禅心与客思? A. 潭水 B. 白云 C. 孤峰 D. 龙井

  4. 诗人在诗中与谁深夜讨论《楞严经》? A. 老僧 B. 伏虎禅僧 C. 游客 D. 自己

答案

  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与禅意的和谐统一。
  • 杜甫的《望岳》:描绘了对自然景物的向往与赞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唐顺之的《题龙池庵》都描绘了山水与禅意的和谐统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而唐顺之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顺之诗集》:收录了唐顺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楞严经》:了解《楞严经》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中的禅宗思想。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山水诗的风格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王君贶尚书会六同年 绝胜亭 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咏竹二首 次韵子瞻与苏世美同年夜饮 咀楚文 次韵子瞻凌虚台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出山 二月望日雪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仰开头的成语 阜字旁的字 一鼓而下 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以逸待劳 铁辙 假版 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殊行绝才 摄理 伏水 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酒魄 西字头的字 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求名夺利 齒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骑马寻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