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故洛阳城》

时间: 2025-05-08 07:09:20

诗句

胡兵一动朔方尘,不使銮舆此重巡。

清洛但流呜咽水,

上阳深锁寂寥春。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

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09:20

原文展示:

故洛阳城 李郢 〔唐代〕

胡兵一动朔方尘,不使銮舆此重巡。 清洛但流呜咽水,上阳深锁寂寥春。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 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

白话文翻译:

胡人的军队一动,北方的尘土飞扬,不再让皇帝的车驾再次巡游此地。 清澈的洛河只流淌着呜咽的水声,上阳宫深深地锁住了寂寥的春天。 云雾散去,少室山初晴后下起了小雨,柳枝轻拂着中桥,晚间渡口繁忙。 想要询问太平盛世的情况,却找不到老一辈的人,只能在凤楼上频频回首,看着落花飘零。

注释:

  • 胡兵: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
  • 朔方尘:北方的尘土,指战乱。
  • 銮舆:皇帝的车驾。
  • 清洛:清澈的洛河。
  • 呜咽水:形容水声悲凉。
  • 上阳:指上阳宫,唐代洛阳的宫殿。
  • 寂寥春:寂静冷落的春天。
  • 少室:少室山,位于洛阳附近。
  • 中桥:洛阳的一座桥。
  • 晚渡津:晚上的渡口。
  • 升平:太平盛世。
  • 凤楼:指宫中的楼阁。
  • 落花频:频繁落下的花瓣,象征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此诗可能创作于唐代后期,当时国家动荡,洛阳作为曾经的都城,经历了多次战乱,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往昔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战乱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洛阳经历战乱后,诗人感慨故都的衰败和往昔的繁华,通过描绘洛阳城的现状,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城的描绘,展现了战乱后的萧条景象,以及诗人对往昔太平盛世的深切怀念。诗中“胡兵一动朔方尘”直接点明了战乱的背景,而“清洛但流呜咽水”和“上阳深锁寂寥春”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都衰败的悲痛。后两句“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太平盛世的无限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胡兵一动朔方尘:胡人的军队一动,北方的尘土飞扬,象征战乱的开始。
  2. 不使銮舆此重巡:不再让皇帝的车驾再次巡游此地,暗示洛阳已不再是繁华的都城。
  3. 清洛但流呜咽水:清澈的洛河只流淌着呜咽的水声,形容洛河的悲凉。
  4. 上阳深锁寂寥春:上阳宫深深地锁住了寂寥的春天,形容宫殿的冷落。
  5. 云收少室初晴雨:云雾散去,少室山初晴后下起了小雨,描绘了一幅雨后的景象。
  6. 柳拂中桥晚渡津:柳枝轻拂着中桥,晚间渡口繁忙,形容洛阳的日常生活。
  7. 欲问升平无故老:想要询问太平盛世的情况,却找不到老一辈的人,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8. 凤楼回首落花频:只能在凤楼上频频回首,看着落花飘零,象征时光的流逝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清洛但流呜咽水”,将洛河拟人化,形容其水声悲凉。
  • 对仗:如“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对仗工整,意境和谐。
  • 象征:如“落花频”象征时光流逝和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往昔太平盛世的怀念和对战乱现实的忧虑。通过描绘洛阳城的衰败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以及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苦难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兵:象征战乱。
  • 朔方尘:象征北方的战乱。
  • 清洛:象征洛阳的自然景观。
  • 呜咽水:象征悲凉的水声。
  • 上阳:象征洛阳的宫殿。
  • 寂寥春:象征冷落的春天。
  • 少室:象征洛阳的自然景观。
  • 中桥:象征洛阳的城市景观。
  • 晚渡津:象征洛阳的日常生活。
  • 升平:象征太平盛世。
  • 凤楼:象征宫中的楼阁。
  • 落花频:象征时光流逝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胡兵一动朔方尘”中的“胡兵”指的是什么? A. 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 B. 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 C. 中原的军队 D. 西方的军队

  2. “清洛但流呜咽水”中的“呜咽水”形容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 B. 悲凉的水声 C. 流动的水 D. 平静的水

  3. “上阳深锁寂寥春”中的“上阳”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宫殿 C. 一座桥 D. 一座城

  4. “欲问升平无故老”中的“升平”指的是什么? A. 战乱 B. 太平盛世 C. 政治斗争 D. 经济繁荣

答案:

  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太平盛世的怀念。
  • 王昌龄的《出塞》:描绘了边塞的战乱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豪放的风格与李郢的细腻抒情形成对比。
  • 杜牧的《秋夕》: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郢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斗百草 过中岩 斗百草 荼蘼作花甚盛,词以赏之 斗百草·雨中芍药 双声子 题湖帆仿宋海岳北固云山图 双声子 吊东皋别业故址 双声子 双声子 其二 双声子 其一 双瑞莲 题德愔韶年玉照 双瑞莲 忆睡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钻笮 牛字旁的字 格天彻地 流恋 彐字旁的字 困瘼 痼癖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耳鬓撕磨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简落狐狸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头稍自领 有根有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