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立春一日江村偶兴》

时间: 2025-08-09 12:58:40

诗句

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

江边野店寒无色,

竹外孤村坐见梅。

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

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58:40

原文展示: 立春一日江村偶兴 李郢 〔唐代〕 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 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 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 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

白话文翻译: 旧年的日历已经翻到了尽头,立春的到来自然无需再催促。 江边的野店显得格外寒冷,没有一丝色彩,竹林外的孤村中可以看到梅花盛开。 山上的雪在晴天时化开,山岚翠绿升起,渔民们在傍晚时分吹奏着哀伤的笛声。 南方地区最近有来自秦中的使者,听说胡人的军队正在索要战争。

注释:

  • 旧历年光:指旧年的日历。
  •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的开始。
  • 野店:指江边的小店。
  • 寒无色:形容环境冷清,没有生气。
  • 孤村:偏僻的小村庄。
  • 山雪乍晴:山上的雪在晴天时开始融化。
  • 岚翠:山间的雾气和翠绿的植被。
  • 向晚:傍晚时分。
  • 南州:指南方的地区。
  • 秦中使:来自秦中地区的使者。
  • 胡兵:指外族的军队。

诗词背景: 李郢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江村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秦中使”和“胡兵索战”暗示了当时边疆的紧张局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春为背景,通过对江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时局的深切忧虑。诗中“江边野店寒无色”和“竹外孤村坐见梅”两句,通过对冷清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和平的渴望。后两句“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则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渔家哀伤的笛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最后两句“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虑,将自然景色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 首句“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自然到来,无需人为催促。
  • 第二句“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通过对冷清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和平的渴望。
  • 第三句“山雪乍晴岚翠起”描绘了山间雪融后的美景,而“渔家向晚笛声哀”则通过渔家的笛声,传达了哀伤的情感。
  • 最后两句“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虑,将自然景色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立春何用更相催”中的“相催”赋予了立春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中的“江边”与“竹外”,“野店”与“孤村”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江村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江边野店:象征冷清和孤寂。
  • 竹外孤村:象征偏僻和宁静。
  • 山雪乍晴:象征自然的变化和生机。
  • 渔家向晚笛声:象征哀伤和思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秦中使”是指来自哪里的使者? A. 南方 B. 秦中 C. 北方 D. 东方
  2. 诗中的“胡兵索战来”暗示了什么? A. 和平的到来 B. 战争的威胁 C. 丰收的季节 D. 节日的庆祝
  3. 诗中“江边野店寒无色”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热闹的市集 B. 冷清的小店 C. 繁华的街道 D. 繁忙的码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郢的《立春一日江村偶兴》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但李郢的诗更多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郢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查询

诗悼刘夫人 閒吟 闻常伯韩公下世感赋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岁寒 送墨鱼鞏大监 雪后双溪城外 刘元亨挽章 九月赴郡燕旄节适至 赠曾少卿 屋角丹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班位 羊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谢宅 照烛 言字旁的字 包含娃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日施 欢呼鼓舞 消释前嫌 吕氏 包含糠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马咽车阗 如临深渊 矫世变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