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0:01
南柯子
作者:刘志渊 〔元代〕
体若虚空净,心如泰华安。
万缘妄想不相干。
正住无思,触处得安闲。
觉海神珠莹,禅天性月寒。
圆明不昧显。
放去收来,一点地天宽。
全诗翻译:
身体如同虚空般清净,内心则如泰山般安宁。
万事万物的妄想与我无关。
保持正念,心中无烦恼,触及之处皆能安闲。
觉悟的海洋如神珠般闪耀,禅意如寒月般清冷。
圆满而明亮,不再迷茫显现。
放下与得到,天地间一片宽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泰华”可引申为泰山,象征稳重与安宁;“觉海”与“神珠”象征觉悟的珍贵与深刻,体现了佛教的思想。
作者介绍:
刘志渊,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出禅宗思想及道家哲学的融合,作品常展现出一种洒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南柯子》创作于元代,社会环境动荡,诗人借此表达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与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体现了他对禅宗的深刻理解与体悟。
《南柯子》是一首意蕴深远的诗,其字句间流露出一种近乎超然的境界与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的前两句“体若虚空净,心如泰华安”,通过对身体和内心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净无为的追求。接下来的“万缘妄想不相干”,则是强调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表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以“觉海神珠莹,禅天性月寒”描绘了觉悟的境界,象征着内心的明亮与宁静,此处的“神珠”与“寒月”体现了禅宗的深邃与清冷。最后两句“放去收来,一点地天宽”则是对境界的升华,意在表达放下执念后,生活的宽广与自由。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心灵境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悟到一种宁静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等修辞手法,如“体若虚空净”和“心如泰华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放下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体若虚空净”表达了什么样的状态?
a) 心神不宁
b) 身体轻松清净
c) 身心疲惫
“觉海神珠莹”中“神珠”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觉悟与智慧
c) 权力
整首诗所传达的主要思想是?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志渊的《南柯子》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李白则在表现乡愁与光阴流逝。两首诗皆通过自然景象引发思考,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