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酷相思 阳台望月次晦窗韵》

时间: 2025-07-27 20:09:32

诗句

晓夜寒声闻野径。

乍微觉,孤衾冷。

向窗月横斜初卧定。

槐穴梦,终能醒。

蕉鹿梦,凭谁醒。

梦里携琴呼短艇。

伴轻拂,林泉应。

共波映冰轮圆似镜。

千古事,山河影。

千日事,红尘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09:32

原文展示

酷相思 阳台望月次晦窗韵
作者: 王蛰堪

晓夜寒声闻野径。乍微觉,孤衾冷。
向窗月横斜初卧定。槐穴梦,终能醒。
蕉鹿梦,凭谁醒。梦里携琴呼短艇。
伴轻拂,林泉应。共波映冰轮圆似镜。
千古事,山河影。千日事,红尘影。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和夜晚的寒冷中,我听到野外小径的声音。突然间感觉到,孤单的被褥是如此寒冷。
透过窗子看见的月亮斜斜地挂着,我刚刚入睡便沉沉入梦。梦中在槐树下,终究能醒来。
而在蕉林中的鹿梦,谁能让我醒过来呢?梦里我携琴而行,呼唤着短艇。
伴随着轻柔的拂风,山林和泉水都应和着我。波光映照着如镜般圆满的月亮。
千古往事,映射出山河的影子;而千日的琐事,却只在红尘中留下了影像。


注释

  • 晓夜寒声:清晨和夜晚的寒冷之声。
  • 乍微觉:突然间感受到的。
  • 孤衾冷:孤单的被褥很冷。
  • 窗月横斜:窗外的月亮斜挂着。
  • 槐穴梦:在槐树下的梦境。
  • 蕉鹿梦:蕉林中的鹿梦。
  • 携琴:带着琴。
  • 短艇:小船。
  • 轻拂:微风轻拂。
  • 冰轮圆似镜:圆满如镜的月亮。
  • 千古事,山河影:千古的事情在山河中留下的印影。
  • 千日事,红尘影:千日的琐事在红尘中留下的影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和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月色朦胧、秋意渐浓的晚上,诗人借助窗外的月亮和梦境的意象,表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感慨。


诗歌鉴赏

《酷相思》以月亮、梦境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中开头“晓夜寒声闻野径”以听觉入手,营造了一个寂静而清冷的氛围,接着以“乍微觉,孤衾冷”呈现出孤独的情感和对温暖的渴望。诗人通过“窗月横斜初卧定”暗示了内心的宁静,却又因“槐穴梦,终能醒”而感到梦境的脆弱与无奈。

在后面的部分,诗人用“蕉鹿梦,凭谁醒”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与对现实的逃避,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梦里携琴呼短艇”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梦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渴望与自然、音乐的共鸣。

最后,诗句“千古事,山河影。千日事,红尘影”总结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人对于时间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淌出一种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孤独和思念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夜寒声闻野径:描绘晨昏交替的寂静与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乍微觉,孤衾冷:突然间意识到被褥的寒冷,暗示了孤独的感受。
  3. 向窗月横斜初卧定:透过窗外的月亮,表现出一种安静而美好的画面。
  4. 槐穴梦,终能醒: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清醒形成对比。
  5. 蕉鹿梦,凭谁醒:梦中的美好无法真实,令人感到惋惜。
  6. 梦里携琴呼短艇:渴望在梦中保持与自然的联系。
  7. 伴轻拂,林泉应: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8. 共波映冰轮圆似镜:月亮的圆满映照着生命的美好。
  9. 千古事,山河影: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10. 千日事,红尘影: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轮圆似镜”,用月亮比喻心境的明净。
  • 拟人:如“伴轻拂,林泉应”,赋予自然以人性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和思念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的复杂与无奈时,内心的渴求与追寻。在孤独的夜晚,月亮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梦境则是他逃避现实的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月亮:象征思念与孤独。
  2. 梦境:代表希望与逃避现实的愿望。
  3. 轻风:暗示宁静与和谐。
  4. 短艇:象征自由与流动的生活。
  5. 山河:代表历史与时间的沉淀。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传达出深层的情感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冰轮”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2. “蕉鹿梦,凭谁醒”中的“蕉鹿”象征什么?
    A. 现实
    B. 梦想与渴望
    C. 忧愁

  3. 诗中“千古事,山河影”的意思是?
    A. 过去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B. 未来的幻想
    C. 当下的琐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似,这两首诗都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思乡与孤独之情。但王蛰堪的作品更加注重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面。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王蛰堪研究》
  • 《月亮与孤独: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相关查询

忆秦娥·花似雪 石洞山居二首 其一 过石洞临洗耳泉 登麻姑台 过青霞谷 秋夜冲虚观听羽人奏乐 过朱明洞 始渡罗阳水历诸峰 宴春台 其七 哭韩积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清松瘦 角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攻坚 鸿衣羽裳 蛟珠 谷字旁的字 隐开头的成语 嘴上春风 色字旁的字 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竹篮打水一场空 更弦改辙 进退狼跋 幕幕 国民经济 心字底的字 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