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6:14
燕归来
作者: 赵尊岳 〔近代〕
移桂棹,度蘋风。
波绿夕阳红。
沦猗罨画越溶溶。
人在镜奁中。
前日事。回环字。
笺上愁痕得似。
不如双燕占春浓。
常向画堂东。
将桂花树的船桨移开,穿过浮萍的微风。
波光粼粼,夕阳映红了水面。
如同画卷上的山水,温柔而恬静。
此时此刻,人的身影映在镜子里。
往日的事情,回旋在心间。
愁痕在信笺上显得如此明显。
不如让双燕在春天的浓郁中驻足,
常常飞向画堂的东边。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燕”在古诗中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希望。燕子归来通常表示春天的回归,蕴含着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是清末民初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语言优美,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燕归来》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与生活的热爱。诗中以“移桂棹”起头,勾勒出一幅轻盈的水上画面,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尤其在“波绿夕阳红”这一句中,夕阳的美丽与水波的映衬,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人在镜奁中”则引入了自我的反思,仿佛在思考过去的点滴。诗人在时间的流逝中,感受到愁苦与怀念,回忆往昔的事,字里行间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最后以“常向画堂东”结束,暗示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细腻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词测试:
“波绿夕阳红”中,夕阳的颜色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镜奁”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双燕”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燕归来》的诗意与情感,促进对古诗词的欣赏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