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8:0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8:06:52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钱塘江山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花瓣如雪般纷飞,东风在夜里拂过苏堤上的月光。苏堤月光下的花香消散在南国,几次圆缺变幻?钱塘江的潮声已然停止,江边的杨柳谁在攀折呢?谁在攀折这些柳条,在西陵渡口,古今的离别情景交织。
作者介绍:方以智,字子云,号莲峰,南宋时期的诗人、理学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诗才而著称。他的诗歌融合了哲理与情感,在艺术上有极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迁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愁与离别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怀念。
《忆秦娥·花似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篇以“花似雪”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盛开的场景,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美的享受。接着提到“东风夜扫苏堤月”,将春风与月色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柔而迷人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景致中。然而,随之而来的“香销南国,几回圆缺”却让诗情转向忧伤,暗示着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令人不禁感到惆怅。
“钱塘江山潮声歇”,表达了潮水退去的宁静,与前面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感觉。最后以“古今离别”结尾,既是对过往离别的感慨,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展望。整首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花似雪”是用来比喻什么?
A. 雪花
B. 花瓣的洁白
C. 月光
D. 春风
诗中提到的“西陵渡口”象征着什么?
A. 美好时光
B. 离别
C. 团圆
D. 春天
“几回圆缺”描述的是什么现象?
A. 花开花落
B. 月亮的变化
C. 江水的涨落
D. 风的轻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以智的《忆秦娥·花似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离别的感伤,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深入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