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9:41
湖光无际接云烟,举酒登临夕照前。
坐送落霞还杳霭,倚看明月上高圆。
清谈浩渺河源注,丽句纵横绣段连。
归去凤池知不日,山城岑寂记今年。
湖面与天空相接,似乎无边无际,我在夕阳的照耀下举杯而饮。
坐在这里送走落日的余晖,目光依然停留在高悬的明月上。
清谈如同浩瀚的河流,流淌着优美的诗句,交织成绣般的华丽篇章。
归去的路途上,凤池就不再遥远,山城的寂静让我铭记了今年的中秋。
王之道,宋代诗人,以其清雅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
此诗创作于中秋之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事的感慨,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湖光明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这宁静时刻引发的哲思。诗人首先以“湖光无际接云烟”描绘了湖面与天空的结合,给人一种开阔感,似乎让人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接着,诗人举杯畅饮,享受着夕阳的余晖,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而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坐在湖边,目送落霞消散,细细品味明月的清辉,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之美的恒久。通过“清谈浩渺河源注”,诗人似乎在表达与友人间的高谈阔论,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飘逸的气质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湖光、落霞、明月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的情感体验与思考。最后,诗人提到的“归去凤池知不日”,则透露出一种归属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描绘中秋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蕴含着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凤池”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