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50:09
大鹏负青天,斥鴳笑不置。
饥骥驰千里,驽骀饱还忮。
吾友湖海豪,自少怀远志。
读书鄙训诂,往往通大义。
论史尤纵横,卓识拔前帜。
愁绝梁父吟,管乐常儗议。
高才肯折节,傲骨取时忌。
长安初同徵,嗜好与俗异。
西山赋崔嵬,南国空返辔。
只今还落拓,游览颇恣肆。
跌荡公卿间,不合辄掉臂。
男儿志垂名,区区那足计。
寂寞勤著书,岂为覆瓿事。
何代无英雄,穷达等游戏。
大鹏在青天之上高飞,斥鴳却笑而不语。饥饿的骏马狂奔千里,而驽马在饱食后却心存嫉妒。我这位朋友豪爽大方,自小就怀有远大的志向。读书时鄙视那些狭隘的解读,常常能理解更深刻的大义。谈论历史时则尤为纵横捭阖,其卓越的见识更是高悬于前。愁苦的诗人梁父吟唱悲歌,管弦乐器常常成为讨论的对象。高才之士愿意谦卑自己,傲骨之人却常常忌惮时势。长安初次同赴征途,嗜好与世俗迥然不同。西山的峻峭赋予我灵感,而南国的归途却空留遗憾。如今我却闲散落拓,自在游览,心情颇为恣肆。在公卿之间跌宕起伏,不合时宜时便不屑一顾。男子汉的志向在于留名,区区小事又何足挂齿。寂寞之中勤于著书,岂是为了那微不足道的利益?哪个时代没有英雄,贫富之间不过是游戏而已。
沈彤,清代诗人,字子平,号敬庐,生卒年不详。他的诗风常以豪放、洒脱著称,作品多涉及志向、友情及人生哲理。
本诗作于沈彤与友人陈和叔交往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志向的赞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比高骏与劣马,表达出志向与能力之间的矛盾,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赠陈和叔》一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志士与庸者的不同看法。开篇引用“大鹏负青天,斥鴳笑不置”,以大鹏的高飞和斥鴳的无所作为来形象地描绘出志向高远与安于现状的两种态度。接着,诗人用“饥骥驰千里,驽骀饱还忮”进一步强调了有志者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沈彤在诗中提到的“我友湖海豪,自少怀远志”,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理想的向往和对志同道合者的钦佩。
诗中不仅有对友人的赞美,还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尤其是在“只今还落拓,游览颇恣肆”一句中,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诗人以“何代无英雄,穷达等游戏”收尾,强调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英雄的志向和追求都是亘古不变的。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坚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深情。
整首诗意在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志士的追求永远都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
大鹏象征什么?
“饥骥驰千里”中的“骥”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高才肯折节”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