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8:54
原文展示:
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问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欢。行知近林邃,望觉远峰攒。顾可资瞻眺,胡能卹髀髋。
白话文翻译:
抖落衣上的尘埃,仿佛还在室内,而兴致已经飞到了云端。问路不是为了熟悉环境,遇到人就像平时一样欢快。行走时知道接近了深邃的林子,远望时感觉群峰聚集。回头可以借此眺望,为何要忧虑腿脚的劳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端峰往还三首》是他在游历山水时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历山水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的游历体验。首句“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中间两句“问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欢”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后两句“行知近林邃,望觉远峰攒”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最后两句“顾可资瞻眺,胡能卹髀髋”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内心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随遇而安、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恐惧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人生的忧虑 D. 对社会的失望
诗中“问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随遇而安 B. 刻意追求 C. 孤僻冷漠 D. 愤世嫉俗
诗中“行知近林邃,望觉远峰攒”通过什么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