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5:03
原文展示: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其三 赵蕃 〔宋代〕 僧房四立壁,淅沥夜吹风。 破衲作深拥,其势乃若空。 晨钟不能待,宿火拨通红。
白话文翻译: 在僧房四周墙壁环绕中,夜晚的风声淅沥作响。 穿着破旧的僧袍紧紧拥裹,感觉却如同身处空旷之中。 早晨的钟声还未响起,我已拨动宿火,使其通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当时的大诗人陆游、杨万里等齐名。赵蕃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旅途中经过溧水时所作,寄给友人子肃、玉汝以及李晦庵。诗中描绘了他在僧房中的孤寂生活,通过简朴的环境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僧房中的孤寂生活。首句“僧房四立壁,淅沥夜吹风”,以“四立壁”形容僧房的简陋,而“淅沥夜吹风”则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第二句“破衲作深拥,其势乃若空”,通过“破衲”和“深拥”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接受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脱。最后一句“晨钟不能待,宿火拨通红”,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简朴生活的接受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通过描绘僧房的简陋和夜晚的凄凉,以及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接受和对新的一天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僧房四立壁”形容了什么? A. 僧房的豪华 B. 僧房的简陋 C. 僧房的宽敞 答案:B
“破衲作深拥,其势乃若空”中的“破衲”指的是什么? A. 破旧的衣服 B. 破旧的僧袍 C. 破旧的床单 答案:B
“晨钟不能待,宿火拨通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焦虑 B. 对新的一天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