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45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 ——苏轼
百日归期恰及春,
余年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
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疑是梦,
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
窃禄从来岂有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归期的期待与对新职务的感慨。归期正值春天,正是欣欣向荣的时节,自己过去的快乐事物与新职务息息相关。出门时,春风拂面,骑马行走,像是在庆祝新任命。然而,面对酒杯,诗人不禁怀疑这是否是梦幻,试着拿起笔,觉得自己如同神灵般灵动。对于之前的遭遇,诗人认为无需过于追究,毕竟,自己获得的职位从来都不是因缘于私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授予检校水部员外郎之际,表达了他对新职务的复杂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结合了个人的经历与社会的变化,体现了他对命运的反思。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在新任命前的复杂心情。开篇的“百日归期恰及春”,即强调了时间的交替与自然的变化,使人感受到一种生机与希望。接着,诗人描绘了出门时春风拂面的场景,生动地表现出他内心的激动与期待。通过“却对酒杯疑是梦”的描写,诗人流露出对现实的深思,暗示着他对过去经历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与哲理的深邃。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强调个人努力与命运的关系,鼓励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变迁与挑战。
诗中提到的“归期”恰逢哪个季节?
A. 夏
B. 秋
C. 春
D. 冬
答案:C
“却对酒杯疑是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期待
B. 怀疑
C. 悲伤
D. 兴奋
答案:B
对比苏轼与李白的诗作,两人都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思考,但苏轼的诗更注重于内心的反思和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洒脱,展现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