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雨中花·夜行船》

时间: 2025-04-26 10:25:12

诗句

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

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

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

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

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

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

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5:12

原文展示

雨中花·夜行船
作者:苏轼

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白话文翻译

到九月时,忽然开出一朵千叶花。于是我在雨中特意摆酒庆祝,便写下这首词。今年花期已过,深院之中,整日被东风吹拂,茶烟袅袅升起。眼前只有绿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钱在飘飞。我听说城西有长廊古寺和名园,那里美酒佳肴,天香飘逸,让我不忍离去。清明节过后,残存的花瓣无处可寻,面对这情景,我不禁在酒杯前洒下泪水。秋天将至,晚霞映照,一枝花为何依然如此?短暂的聚会无暇追求美丽,不如留住这十成的春意,留待明年再赏。

注释

  • 千叶一朵:指花开得繁盛丰富,形容花的美丽。
  • 置酒:摆设酒席,意指庆祝。
  • 绿苔芳草:形容院中景致,绿苔与芳草相映成趣。
  • 城西:指的是古代城池的西侧,常有名胜古迹。
  • 残红:指花谢后的残留花瓣。
  • 高会:意指高雅的聚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雨中,反映了诗人对花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无奈,正值花季结束之际,感受到人生短暂,时光易逝。

诗歌鉴赏

《雨中花·夜行船》是苏轼在秋雨中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花的依恋与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开头以“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引出主题,描绘出九月花开之景象,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与花的娇美。接着,诗人提到在雨中置酒,映衬出一种特殊的氛围。整首词的情感在“清明过了,残红无处”中达到高潮,表现出对逝去美好的惋惜。诗中丰富的意象如“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都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清幽,诗人寄情于景,感悟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最后一句“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则是对未来的期望,表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深邃的哲理思考与诗人特有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九月时节,花开得异常繁盛,暗示时间的流转。
  • 雨中特为置酒,遂作:在雨中特别设宴饮酒,因而作此词。
  • 今岁花时深院:回忆今年花期,深院中花影摇曳。
  • 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东风吹拂,茶烟缭绕,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虽有绿意,但花已凋零,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提及城西的美景,展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美酒佳肴的诱惑,展现生活的乐趣。
  •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清明之后,花瓣残留无处,暗示时间的流逝。
  • 对此泪洒尊前:面对这种失落,悲伤流泪。
  • 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秋天将至,唯有一枝花依旧争艳。
  • 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高雅的聚会中,短暂的美好无法长久。
  • 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不如珍惜眼前的春光,留待明年再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茶烟荡扬”,将烟雾比作舞动的姿态,使画面生动。
  • 对仗:体现了古诗词的工整之美,如“清明过了,残红无处”。
  • 拟人:如“秋向晚,一枝何事”,赋予花以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花开花落、时光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叶花:象征着繁华与美丽。
  • 绿苔芳草: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生命。
  • 柳絮榆钱:象征着春天的柔美与易逝。
  • 残红: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结束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苏轼在何时写下《雨中花·夜行船》?

    • A) 七月
    • B) 九月
    • C) 十月
    • D) 五月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绿苔芳草”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中“清明过了,残红无处”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惋惜。 (对/错)

答案

  1. B) 九月
  2. 自然的宁静与生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清照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时,苏轼偏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与爱情的失落,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鹿苑寺壁间记鲁简肃公罗汉见梦事 拟古 东郊晚步 估客乐 其一 估客乐四首 行路难 醉太平·西湖寻梦 送仲时弟 培芳亭草创胥会 黄元肇江山风月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凶名 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何思何虑 己字旁的字 红绳系足 蘧伯玉 立贤无方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包含决的词语有哪些 借若 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心织笔耕 会结尾的成语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某等 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